
「堪用」的「教師口語」表達能力,是不是造孽?!
文/夏學理
在《師培生「教師口語訓練課程」之研究》的論文摘要裡,研究者陳 雅如歸納其發現的結果包括:
一、受訪教授、國小在職教師與師培生咸認,「教師『口語訓練』課程」對師資養成極為重要。
二、任課教授與師培生皆認為,「教師『口語訓練』課程」屬於師資培育基本學科,應列為必修。
三、國小在職教師認為,國小教師應具備「正音」、朗讀及說故事的能力。
四、學年課「教師『口語訓練』課程」,對師培生「發音原理與說話」有明顯的助益。
文/夏學理
在《師培生「教師口語訓練課程」之研究》的論文摘要裡,研究者陳 雅如歸納其發現的結果包括:
一、受訪教授、國小在職教師與師培生咸認,「教師『口語訓練』課程」對師資養成極為重要。
二、任課教授與師培生皆認為,「教師『口語訓練』課程」屬於師資培育基本學科,應列為必修。
三、國小在職教師認為,國小教師應具備「正音」、朗讀及說故事的能力。
四、學年課「教師『口語訓練』課程」,對師培生「發音原理與說話」有明顯的助益。
文/夏學理
對於如何防範台灣遭到入侵,前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於今(3/24)日,在由外交部舉辦的國際記者會上表示:「當『百萬名台灣人』願意手持AK-47步槍護衛台灣時,中共領導人就『可能』會重新評估是否要侵犯台灣」。
最高行政法院(簡稱:北高行)於2020年6月4日,公示《109年判字第312號》判決略以:「非校教評會成員,又非案件關係人,卻於校教評會為無關審議內容之意見表達,足以影響該會作成正確決定,且傷及校教評會決定之客觀公信力,已然有悖設置『大學教評會專業評斷及保障教師工作權之立法精神』,違反『公正作為之程序義務』。爰教評會不宜邀請非案件關係人列席陳述意見,以免影響『教評會實質決定之公正與公平,而有程序違法』之瑕疵……」,並據之判處教育部(代表人:潘文忠)敗訴。而此《109年判字第312號》案,也成了近年來,國家考試的熱門參考判例。
對於本(3)月,先後驚爆馬祖莒光營區伙房缺肉,遭人在沙灘寫字抱怨案;一天兩起的「丟槍」事件;以及金門二膽的炊事上兵失蹤後,竟是泅水前往廈門等駭人聽聞的嚴重軍紀案件,以及自上(2月)28日起,《日本經濟新聞》不實報導包括:高達9成的台灣退伍軍將官,涉赴中販賣情報等假新聞,退輔會主委馮世寬於上週四(3/16)在立法院答詢立委時表示:自己做了一個「很大膽的假設」,也就是從《日本經濟新聞》的不實報導開始,乃至於最近發生的事,「都不是偶然,都不是巧合」,是不是「有人在背後策畫,可能後面還有陰謀」!
有鑑於現存的25個碩士「在職專班」,竟有過半數的13個專班,在其頒發的畢業證書上,並未據實載明「在職專班」名稱,台大教務會議乃於去(2022)年10月,提案通過:於所有「在職專班」的畢業證書上,均需完整登錄載明「在職專班」四字。
「精確」的資訊,是統計與會計之母。行政院主計總處既為全國最高主計機關,掌理政府歲計、會計,以及統計業務,為能協助各機關達成國家永續發展政策,致力於促使政府將有限預算資源作最妥適之配置、提升資源運用效益,並提供有用財務及統計數據供決策參據等,充份扮演好國家相關政策發展之重要基石,遂設有「主計一條鞭」制度。如此,則主計總處之「鞭頭」- 主計長朱澤民的個人資訊,自應以身作則,力求絕對的「精準確實」,方可說服人民,凡由主計總處提出的一切財務及統計數據,盡皆可信,具有無比至高的公信力。
「今日我以母校為榮,明日母校以我為榮」,這是所有的學生、畢業生,在其或長或短的求學過程中,必曾反覆熟讀過的亙古金句。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於今(3/13)日上午舉辦《大學的脊樑》新書發表會,並在開放記者問答時,即席憶及了「一件傷我(管中閔)最重、對心理影響最大、最痛恨的事」,公開控訴監察院為了「卡管」,而干預大學自治的「違法、低級、下流」。
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的報導,波士頓FarmboxRx創辦人泰納(Ashley Tyrner)於本(3)月10日受訪時指出:當聽到全美排名第16大的矽谷銀行(SVB)無預警地宣佈其倒閉噩耗時,真是令她「恐慌到了極點」(It was pure and utter panic),因為她的至少1,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08億元)存款,轉眼就從人間蒸發。
去(2022)年10月7日,時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在立法院備詢時曾斬釘截鐵地表示:「如果發生戰爭,台灣包括防衛武器、糧食、醫療藥物,都有相關層次準備」。孰料,蘇貞昌下台才月餘,台灣不但缺蛋、缺藥,就連馬祖離島莒光的前線官兵都食無肉!以蘇貞昌的這等「相關層次」,說嘴他連神明都敢騙,其實還不夠允當。因為,拿掃箒的他,應該是玉碎的「神風」!
《彈鋏歌》名句:「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先後分別以無魚、無車、家有老母等言,寫實地描述著:自信才華出眾的貧士馮諼,不甘在養士三仟的孟嘗君府裡作下客,因而彈其劍柄,歌以「要魚、要車、要奉養高堂」。自此之後,世人即採以「馮諼彈鋏」,比喻懷才不遇、陷入困境,雖有一身本事卻長遭冷落的悵然失意。
那廂才因《日經新聞》無中生有的漫天瞎寫、捧蔡打蔣,惡意地以「血統/血緣」的鄉愁連動,自228當日起,連續4天搭配蔡政府的南灣悲情,再造無謂的省籍衝突與仇恨情境,引爆包括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在內的群情激憤。這廂的陸委會,又接力放起「中國開放台灣學子,以學測成績直接申請陸方大學,是拉攏青年統戰」的哭調。此二齣爆笑鬧劇如非屬蠱惑,那就是獨台的綠色教育失敗!
自上(2)月28日起,《日本經濟新聞》在其付費會員版的日文電子報裡,一連四天,擇以「台湾、知られざる素顔(幽而不顯的台灣面容)」為其專題主標,系列地逐日發佈:「1. それでも中国が好き(依然心向中國–台灣軍人)」、「2. 世論の隙 中国が突く(中國鑿造的輿論裂口–假訊息)」、「3. 政治の理想で飯食えない(茶飯不思的政治理想–蔡英文)」,以及今(3/3)日的「4. プリンスが挑む登竜門(王子意想躍龍門–蔣萬安)」等各篇字數約在8~9百字之間的四則短評。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自今(2023)年1月7日交棒後,即透過其臉書,逐步回顧醜惡卑劣的「卡管案」。在昨(3/2)日的最新發文裡,管前校長全盤托出地公開痛斥:「2018年的3、4月,蔡政府對他發起的「全線攻勢」,是台灣高等教育史上的最黑暗時刻!
新冠肺炎的主要後遺症之一「腦霧」(brain fog),係指患者的大腦運作出現問題,使認知能力如同陷入五里迷霧之中,導致思考、專注力與理解力,都大幅下降的一種神經症狀。靜觀連日來愈演愈烈的蛋荒事件與性招待案,腦霧則好似已成為民進黨立委與蔡政府法務部長的通病。
連遭綠營與綠媒,抹紅為「親俄親中、是俄羅斯同路人」的名政論家嘉蘭尼克森(Garland Nixon),除於本(2)月16日,在其《推特》上披露白宮「滅台計劃」的內線消息外,近幾日,又接續公開了以下幾則駭人聽聞的密訊與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