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寒流來襲,彰化市不少駕駛開車途中驚見胎壓警示燈亮起,以為輪胎被刺破,急忙前往保養廠檢查。輪胎業者提醒,多數情況是氣溫驟降造成胎壓下降,車主無須過度驚慌。

近兩天氣溫驟降,清晨氣溫不到20度,彰化市許多駕駛在行車途中突然看到儀表板胎壓警示燈亮起,嚇得趕緊下車檢查輪胎是否被釘子刺破或爆胎。湯姓駕駛表示,他今(20)日早上出門時就遇到這種狀況,「當時心裡一緊,怕輪胎突然爆掉,只好下車用手摸、用眼看,結果輪胎還是飽滿的。」
為了安全,他仍決定開到保養廠檢查。抵達現場後,他驚訝地發現,一整排車輛都因胎壓不足進廠補胎壓。「沒想到大家都遇到一樣的狀況,一上午就有十多位車主來檢查輪胎。」湯姓駕駛說。

德發輪胎行老闆李國正指出,這是氣溫驟降引起的「熱脹冷縮」效應作怪。輪胎內空氣隨氣溫下降而收縮,胎壓下降,警示燈便會亮起。以警示設定30磅為例,冬天氣溫降低時,胎壓可能降到低於標準,導致儀表板跳出警示燈。
他強調,遇到警示燈亮,車主先別慌,先檢查輪胎是否有明顯刺破或異常聲響;若沒有,通常只是氣溫影響,行駛一段時間後胎壓就會恢復正常。

李國正提醒,駕駛平時也應養成定期檢查胎壓的習慣,建議每2至3個月回廠檢查一次,以確保行車安全。此外,他提醒冬季行車時,若車輛長時間停在戶外低溫環境,建議開車前先檢查胎壓,避免警示燈亮起時慌亂應對。
隨著氣溫持續下降,專家也建議車主保持良好行車習慣,尤其是寒冷早晨及傍晚,避免因胎壓異常或胎壓不足造成行車安全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