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怎堪民主「進步」到「荼毒」人民

文/夏學理

昨(11/16)傍晚,某泛綠媒體擇以《為柯文哲退讓達「藍白合」抱屈?陳佩琪:他「不願人民再受民進黨荼毒」》為題,披露身為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之妻的陳佩琪醫師,對於柯文哲何以願意接受「藍白合」的貼身觀察。報導中,一再重覆出現的「柯文哲不願人民再受民進黨『荼毒』」原句,讀來宛若孫逸仙醫師於1894年號召成立「興中會」般的慷慨激昂。

郭正亮的「最恨」與柯文哲的「痛恨」

文/夏學理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於昨(11/15)日與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等,共同完成政黨協商會議後,即前往參加由媒體主辦的「2024總統大選青年面試官」活動。在與青年面對面座談時,柯文哲以一張鐵面憤慨地怒斥:「從來沒想過民進黨『墮落』這麼快」,也因此,他「雖然作為228的家屬很討厭國民黨,但『更痛恨』民進黨」!就柯文哲的前後語意邏輯而言,他為何「痛恨」民進黨?因為民進黨「墮落」!至於民進黨為何「墮落」?則顯然是因為民進黨「獨大」,而變本加厲地愈趨卑劣、囂張!

藍白合不合?小心「綠媒」見縫插針

文/莫白

最近國內政治新聞最紅的莫過於「藍白合」,國民黨與民眾黨最終能不能合作?合作的層次到哪裡?很多人都在觀望,也都在猜測。藍白合作最高層次當然是「總統大選」,無論侯友宜、柯文哲心裡都很清楚,雙方不合作,非常高的機率賴清德會當選,民進黨會繼續執政。然而「知道」與「做到」中間還有很大的距離!因為雙方都知道藍白不合作的最終結果,所以有日前金溥聰與黃珊珊的「藍白會」,這次會議雖然雙方還有不少歧見,但總算跨出第一步,有其實質意義。

去你個「詐欺,但没有食安問題」!

文/夏學理

繼本(10)月5日,衛福部食藥署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強調:「台灣沒有萊豬」!隔日晚間,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接續在其臉書重申:「台灣沒有『萊豬』,桃園的兩家違法豬肉廠商,就是『標示不實』」之後,衛福部長薛瑞元於昨(10/12)日上午,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時,除了也口徑一致地強調:「台灣沒有萊豬!」外,還加碼送上了一堵「標示不實屬於『詐欺』,但詐欺,並不代表『食品安全』有問題」的擋土牆。

【墨客談】 民怨VS.民調 考驗選民情感與智慧

文/談曉泉

台灣民意基金會日前公布2024總統大選民調,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支持度意外大幅成長,以43.4%創下歷史新高,引發一片譁然;前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質疑背後「是否有政治動機?」網友也傻眼:「到底是民調(ㄉㄧㄠˋ)還是民調(ㄊㄧㄠˊ)?」顯示一般民眾對此數據的不以為然。

【胡文琦專欄】賴清德「馬戶又鳥」的本性顯現?

猶記知名政治哲學家海耶克曾言,「通往地獄的路,通常是由『善意』所鋪成的」,更遑論,如果只是西方政治學者漢娜.鄂蘭所形容的「平庸的邪惡」,甚或是更為卑劣、猥瑣與暗黑人性的「可能『惡意』」呢?而一個「真新聞」自稱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主席,正是這樣「預知死亡紀事」的「始作俑者」。

藍綠無黨三分天下 宜縣議會誰當家?

文/李清貴

九合一選舉昨(27)日落幕,宜蘭縣議員部分,國民黨獲得十三席、民進黨十一席、無黨籍九席、正神明黨一席。而原本規劃角逐下屆議會議長的國民黨籍議員李清林在這次選戰當中敗北,痛失議員資格,也讓議長寶座之爭增添不少變數。究竟國民黨接下來會推出誰角逐議長寶座?民進黨籍前議長陳文昌以及現任無黨籍副議長陳漢鍾的動向也備受關注。

【峰吹草動】防疫是否有成 不能自我感覺良好

文/蔡孟峰

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22日舉行,台灣從2017年起已經連續5年未獲邀參與,除了台灣議題仍然受到關注以外,國際和台灣疫情發展也必然會受到公評,但是連挺台灣重獲世衛觀察員的美國,4月底迄今仍然將台灣列入「不要旅行」的第3級別警示名單,顯然台灣疫情現狀並不被看好。

吃飽兼吃巧,免費就要做到更好!

文/張員外

前些日宜蘭縣陸續發生數起校園午餐的食安事件,不僅造成學生的身體不適,更引發了不小的後續效應。舉凡午餐免費政策及各學校校長督食的作法,都讓校園午餐食安的討論度升溫。

民眾黨的原民曙光

文/吳品言

近期花蓮縣秀林鄕代會成立了台灣民眾黨成立以來第一個地方民意機關的黨團,就政治新聞的角度,或許微不足道,也激不起太多的漣漪,但在東部原民偏鄕一隅,長期固有的政治生態所產生的化學變化,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指標意義。

【峰吹草動】執政黨趁勝追擊還是強渡關山

文∕蔡孟峰

四項公投案18日才有了結果,執政黨可以說是完勝,接著19日總統蔡英文邀集黨內重量級人士指示修法新竹縣市合併升格,24日民進黨立院黨團用逕付二讀的方式要貫徹執行蔡英文指令,史無前例的還有將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公務預算部分逕付二讀,這些緊湊的動作,代表執政黨正在趁勝追擊,或者試圖以立法院席次絕對多數的優勢強渡關山,已經無視於民意和憲政體制。

【峰吹草動】維護治安作為 不能臨時起意

近來各地治安危害事件頻傳,先有因為行車擦撞引發「球棒隊」當街把人打到重傷,再有桃園超商店員規勸未戴口罩遭攻擊致死案,總統蔡英文臉書被民眾洗版以後才發文,行政院才開了治安會報,法務部才修法,內政部才說要提高見警率、攜帶球棒要註記,這些治安維護的作為為什麼都非要等到憾事發生才要做。

 

【峰吹草動】政策反反覆覆 台商回家好難

文/蔡孟峰
台商過年期間想回一趟台灣自己的家,怎麼會如此諸多不順遂?防疫指揮中心居家檢疫的政策一改再改,還自信滿滿防疫旅館量能足夠,絲毫沒有全盤考慮到台商們為了回家,要提前多久就開始計畫,包括安排時程、訂機票、訂飯店,政策一改,不只台商,就連防疫飯店旅館業者只能被迫配合。

【峰吹草動】防疫人員「彈性疲乏」隱憂 怎能視而不見

國內疫情雖然趨緩,但有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從疫情爆發以後,幾乎身心都處於緊繃的狀態,一位國籍航空的外籍機師,日前執飛後檢疫結束,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猝死,引起航空界注意,機師空服人員還在防疫旅館外掛出「黃飄帶」,既是悼念也是無言的抗議;還有負責疫苗接種的醫護人員,也開始發出抱怨工作實在太血汗,其他如協助防疫的警消等公務部門人員,身心上長期無法紓解,工作家庭兩頭燒,這種「彈性疲乏」的隱憂,疫情指揮者怎麼能夠視而不見。

【峰吹草動】蹭完東奧 原形畢露

東京奧運之後,在總統府內舉辦凱旋派對,總統蔡英文公開宣示邁向2024巴黎奧運,對選手的後勤支持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但熱頭一過,羽球男雙金牌得主李洋的妹妹李芷蓁,參加國際賽的資格被中華羽球協會「依規定」逕自取消,事後再向選手道歉,無意變得諷刺。

【峰吹草動】警察要有尊嚴 不能附庸政治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警察人事任用派令尚未發布之前,跳過主管機關內政部,直接約見8名仍屬於傳聞中的新派任警察局長,這個沒有前例可循的動作,在政壇及警界引起相當大的議論,隔天全國高階警官大名單也立即公布試圖消弭雜音,未來警察紀律部隊如何維持警政一條鞭的制度,保持行政中立原則,都會被放大檢視。

« 上一頁 1 | 2 | 3 下一頁 »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