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場/你所不知的《二戰時期日軍在台灣之海上特攻艇部隊》專題講座 學員:獲益良多

隨著二戰軍事機密資料(移交清冊)的解密,許多不為人知的軍史秘境逐漸曝光;繼澎湖望安與東鼻頭牛心灣、淡水關渡、屏東海口、高雄左營、基隆,先後發現了日本海軍「震洋特攻隊」的軍事遺跡之後,文史界又考證出屏東獅子頭茉莉灣、屏東七里溪、高雄壽山洞、高雄愛河凹子底、高雄湖內崎漏、高雄大樹統領坑、台南仁德三爺溪大甲大排、台南大內蒙正、嘉義東石荷包嶼大排、新竹橫山沙坑、新竹北埔大湖、新北汐止的日本陸軍「海上挺進戰隊」的軍事遺跡,引起極大的震撼。多年來推廣戶外探險、秘境遺址探勘的【藍波山野技能工作社】,27日邀請兩位資深文史研究者到場,分享揭秘/《二戰日軍震洋特攻隊》的郭吉清老師及多年研究《台灣地區原日本陸軍船舶特攻艇部隊》的陳信安老師,在高雄ORT極路勇者工作坊,辦理《二戰時期日軍在台灣之海上特攻艇部隊》專題講座,現場學員分別來自各地,一整天的分享課程,獲益良多。

據悉,日本海軍的震洋艇基地,已經是極少人知道的二戰歷史,但在台灣地區更隱密、遺跡更少的《日本陸軍海上艇進戰隊》相關軍事遺址首度曝光了。二戰末期,日本海軍與陸軍各自訓練與佈防,都成立自己的特攻艇部隊,而全台灣十處的海軍震洋特攻艇基地,都已被發現,澎湖縣政府甚至把望安島鴛鴦窟的日軍震洋特攻隊基地,整理成觀光據點,開放參觀。

曾任高雄縣文化局課長、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左營二戰秘史-震洋特攻隊駐臺始末】作者,現任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總幹事郭吉清表示,日軍震洋隊的角色定義與著名的「神風特攻隊」任務雷同,二戰末期,日本幾乎已無飛機可用,神風特攻隊成員由「空」轉「海」,計畫開著特攻艇衝撞美軍軍艦。

郭吉清表示,據歷史文獻表示,戰時日軍基地為美軍轟炸重點,當時位在左營西門城牆及城門舊址附近的震洋特攻隊基地房舍多以樹叢體做掩蔽,隱密性佳,其特色為每一座半圓體防空壕(龜殼形防空洞)旁邊均有一顆大樹,做為掩體;也因此逃過美軍當時的轟炸破壞,保存至今。鳳山縣舊城又稱左營舊城,現今的舊城(石城)是清道光6年(1826年)完工,國防部在進行左營區自助新村眷村改建計畫時,2014年發現深埋地底超過百年的左營西門城牆及城門舊址,重見天日後,文史工作者也在西門城牆附近發現日軍震洋特攻隊神社遺址與17座半圓體防空壕(龜殼形防空洞)、日本神社的神殿基座及手水缽。

許多民眾都知道,台灣南部在二戰時期是日軍戰略方面的重要要塞、南進基地;目前已發現不少日軍戰時遺址,如高雄左營舊城震洋特攻隊遺址、高雄林園清水巖二戰軍事遺址、小崗山天人洞神秘坑道、小岡山第61海軍航空廠魚雷爆彈庫、柴山格納壕隧道、柴山沿岸自湧泉及壽山四口爐灶、漯底山地下工事群、壽山洞、鼓山洞、半屏山地下水庫、左營龜山地下指揮中心…等。
(圖/記者陳佩琪攝.2021.02.27)

左營駐有4支震洋隊,西城門舊址附近有3支震洋隊,隊員約540位,分別為第20〈代號:薄〉震洋隊、21〈代號:竹內〉震洋隊,對面〈現址海青工商學校〉為第31〈代號:栗原〉震洋隊;而駐離海較近的第29〈代號:永井〉震洋隊,遺址位在今左營桃子園軍區內,隊員約180位。

曾任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遺址審議委員會」委員.曾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六屆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博士類學位論文獎學金」,也是【文化觀光思維建構軍事文化遺產紀念場域之研究-以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的原日本陸軍船舶特攻艇部隊「海上挺身戰隊(マルレ艇)」為例】計畫主持人,現職嘉南藥理大學觀光事業管理系文化觀光研究室助理教授的陳信安表示,鮮為人知的「日本陸軍海上挺進戰隊」在台灣有8個挺進戰隊、1個基地隊本部及6個挺進基地大隊,全台各地曾陸續設有13處軍事基地,其中以枋山鄉獅子頭茉莉灣以及高雄壽山洞的軍事遺跡現今保留最為完整。陸軍挺進戰隊一個戰隊由104人組成,配屬100艘攻擊艇,分為三個中隊各30艘,以及一個戰隊長小隊10艘。一個戰隊則配屬一個後勤支援的基地大隊,一個基地大隊由900人組成,兵力龐大。

枋山鄉獅子頭的挺進第21戰隊與挺進基地大隊,係於1944年12月31日抵達進駐,直至1945年5月9日接獲移防台北汐止的命令,駐防獅子頭茉莉灣基地只有短短的4個多月時間,因史料缺乏,鮮為人知。由於當地耆老流傳,日本陸軍特攻艇基地周邊地道有數公里長,愈發引人好奇。

另外,在枋山鄉獅子頭山的北方七里溪河床地,則有海上挺進第22戰隊與基地大隊進駐,可惜因山坡地開發與河床沖刷,已看不到任何遺跡,但當地1933年次的排灣族耆老朱正宗先生,指出挺進戰隊的舟艇壕位於他住家對面。該處是海上挺進第21戰隊(「曉19760」部隊),與海上挺進第21基地大隊(「曉5768」部隊)的基地。

陳信安表示,在高雄市的西子灣隧道(壽山洞)與凹仔底的愛河河岸邊,過去分別是日軍海上挺進第23戰隊以及海上挺進第8戰隊的基地,而目前中山大學使用的西子灣隧道,二戰時曾鋪有鐵軌,日人回憶錄提及可躲藏100艘的特攻艇,準備迎戰進擊的美軍艦艇。之後,因美軍大空襲,將一個中隊30艘特攻艇,也轉移到凹仔底愛河竹林內躲藏。海上挺進基地第23大隊,則曾駐防西子灣附近。

主辦單位表示,近年隨著史料的解密與閒置營區的解編,部分昔日門禁森嚴的軍事重地,褪下神秘的面紗,以其具有軍事文化遺產的價值,被指定為古蹟或登錄為歷史建築,轉型成為新興的文化觀光景點。期盼能結合「文化」與「觀光」,透過「文化觀光」的操作模式,建構兼具城市探險、秘境觀光吸引力與文化資產教育性的紀念場域深度導覽環境。

文史工作者郭吉清(圖左)、陳信安(圖右)。
(圖/記者宋德威攝.2021.02.27)

現場學員分別來自各地,一整天的分享課程,獲益良多。
(圖/記者宋德威攝.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