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彰化市農會今(17)日舉行「2025彰化縣國產精品咖啡豆評鑑會」,35件國產精品咖啡豆接受專業評審篩選及杯測,評鑑成績將於18日下午公布。縣長王惠美表示,希望藉由國際級評鑑制度,提升彰化咖啡品質與知名度。
彰化市農會總幹事白閔傑指出,彰化縣八卦山咖啡種植面積已達約25.62公頃,咖啡產業逐漸形成規模,縣府長期輔導農會整合資源,協助農友提升栽培技術與產銷效能,讓在地咖啡更具競爭力。
自111年起,農會輔導產銷班成立,產銷班超過一半成員取得咖啡產銷履歷驗證,大家共同防治病蟲害、提升栽種技術,確保每一顆咖啡豆的品質,提供消費者最優質的產品。白閔傑強調:「我們希望從生產端就把關,把彰化咖啡打造成品牌咖啡,讓更多人認識八卦山的咖啡。」
今年,市農會更向農業部爭取補助,購置了一部AI選豆機,大幅提升挑豆效率。產銷班長鄭錫鴻說,過去人工選豆,每小時只能挑出約2公斤,而使用AI選豆機,每小時可挑出7至8公斤,不僅減少農友勞力,也確保選出的咖啡豆品質更穩定。「用AI挑豆,就像讓咖啡豆有了第二雙眼睛,好的豆子可以更快被挑出。」他笑著說。
彰化市農會自2012年起開始舉辦咖啡評鑑,先依SCA生豆篩選標準淘汰不符合精品等級的樣品,再由指定烘焙師烘焙,經過兩輪杯測,由專業評審團決定最終成績。今年將選出特等獎1名、頭等獎2名、金質獎3名、銀質獎4名,初評80分以上的作品也會頒發精品獎證書,以鼓勵農友持續精進。
鄭錫鴻回憶,他是第一位將阿拉比卡咖啡幼苗從蕙遜林場引進彰化的農友。經過多年的努力,他成功種植,帶動周邊果農跟進。如今八卦山已有37名咖啡產銷班成員,種植面積超過20公頃,年產量逐年提升至5至6噸,不僅增加農友收入,也為地方帶來新的觀光與商機。
他表示,由於八卦山屬低海拔地區,氣候炎熱,咖啡樹的生長與收穫不如高山區順利。專家建議,可採「喬木共生」方式,種植牛樟、檀香、肉桂與相思樹等喬木,為咖啡樹提供樹蔭,減少全日照曝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