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毒事件震驚社會!彰化縣加強餐飲業及粿條製造場所稽查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近日台北市寶林茶室發生食品中毒案,引發社會關注,為維護民眾健康,彰化縣衛生局啟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核輔導專案,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今(31)日說,上週共完成查核21家,稽查重點包括原料來源、驗收及倉儲管理、作業場所環境及製程流程衛生,以及作業期間高風險產品的管控。

▲彰化縣衛生局啟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核輔導專案,上週共完成查核21家,稽查重點包括原料來源、驗收及倉儲管理。
(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葉彥伯表示,這次的查核重點主要包括了原料來源、驗收及倉儲管理、作業場所環境及製程流程衛生,以及作業期間高風險產品的管控情況。衛生局強調,對於高風險產品的處理必須格外嚴謹,一旦發現問題,將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以確保食品安全。

▲彰化縣衛生局啟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核輔導專案,上週共完成查核21家,稽查重點包括原料來源、驗收及倉儲管理。
(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葉彥伯指出,根據農業部農糧署的資料,本次食品中毒案涉及的「米酵菌酸」毒素主要由「椰毒亞型」的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自然環境中原本存在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並不會分泌「米酵菌酸」,因此一旦出現相關中毒情況,多半源自國外進口的受污染食品。

▲彰化縣衛生局啟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核輔導專案,上週共完成查核21家,稽查重點包括原料來源、驗收及倉儲管理。
(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葉彥伯說,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菌(簡稱「椰毒菌」)產生,這是一種很罕見的粒線體毒素,國內沒有椰毒菌,國外如中國、印尼及東南亞一帶,才是椰毒菌流行區域,椰毒菌藏在土壤透過空氣散播,污染了做澱粉加工的玉米、穀類等農作物,間接污染了澱粉;台灣的澱粉來源都是從國外進口,澱粉遭椰毒菌污染後進口來台。

▲彰化縣衛生局啟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核輔導專案,上週共完成查核21家,稽查重點包括原料來源、驗收及倉儲管理。
(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為了提高公眾對食品安全的警覺,衛生局特別提出了民眾應遵循的七大原則,包括購買低風險食材、注意食物調理衛生、適當貯運高風險產品、調整食物成分、維持環境衛生、避免食用自製發酵品和過期食品。同時,呼籲民眾在外就餐時,務必注意餐廳的衛生狀況,以保障自身食品安全。

▲彰化縣衛生局啟動粿仔條製造業及餐飲業加強查核輔導專案,上週共完成查核21家,稽查重點包括原料來源、驗收及倉儲管理。
(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葉彥伯強調,椰毒菌在水分充足、室溫22至30度C、酸鹼值中性(ph6.5至8)、含鹽量低於2%環境下就會產生米酵菌酸,粄條成份中的水及大豆油會助長繁殖及產生米酵菌酸,因此,彰化縣一直以來都要求加工業者,粄條即使製造過程用了品質改良劑,成品出廠後一定要冷藏,同時,製造蒸煮時間要夠久,確保出廠前的粄條是煮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