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福德國小赴八仙山 深入體驗水資源與綠能課程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為響應教育部推動戶外教育,彰化永靖鄉福德國小今(28)日由校長卓鴻賓率領四、五年級兩個班級師生,前往台中市和平區「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進行一場結合生態與能源的移地教學課程-「小水滴的來電之旅」,讓學生在戶外實地體驗中學習環境保育與永續能源知識。

福德國小赴八仙山 深入體驗水資源與綠能課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永靖鄉福德國小四、五年級師生赴八仙山,進行「小水滴的來電之旅」戶外教學,體驗森林生態與水力發電。(福德國小提供)

此次課程以「水資源」與「綠色能源」為核心,並串聯學校長期推動的台美生態學校、環境教育、食農教育及三好校園品格教育等多項議題。課程從「森林我來了」暖場活動開啟,帶領學生認識八仙山的動植物與林相特色;接著在「小水滴的旅行」單元中,孩子們透過角色扮演化身為小水滴,在遊戲中親身模擬蒸發、凝結、降水等水循環歷程,在「森林是水的故鄉」單元中,學生走入林間,親手挖土、測試土壤吸水性與涵養力,觀察森林如何保持水源、滋養河川與生態系統。

福德國小赴八仙山 深入體驗水資源與綠能課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永靖鄉福德國小四、五年級師生赴八仙山,進行「小水滴的來電之旅」戶外教學,體驗森林生態與水力發電。(福德國小提供)

課程的後半段,學生參與「建造大甲溪」活動,利用模型了解大甲溪流域地形與水流特性,並學習如何規劃水資源管理。「水也能發電」單元更具科技實作性,學生操作八仙山微水力發電設備模型,觀察水流轉動渦輪發電,並討論水力發電對能源永續的貢獻。整套課程將自然生態與科技應用串連,讓學生體驗從森林到能源的完整知識鏈,理解水資源與能源保護的重要性。

校長卓鴻賓表示:「戶外教育是實踐精緻教育的重要一環,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是學知識,而是擁有『帶著走的真實能力』。看到孩子親眼觀察森林涵養水源、親手操作水力發電模型,那份震撼和學習收穫是課本無法替代的。」

福德國小赴八仙山 深入體驗水資源與綠能課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永靖鄉福德國小四、五年級師生赴八仙山,進行「小水滴的來電之旅」戶外教學,體驗森林生態與水力發電。(福德國小提供)

他強調,八仙山提供最真實的「無圍牆教室」,透過跨領域(自然、社會、科技)與跨議題(環境、再生能源)的整合學習,不僅拓展視野,也培養孩子尊重自然、珍惜資源的永續素養。

隨行導師蕭佩真與陳雅君表示,學生透過實地體驗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認知,並展現團隊合作精神,「孩子們對家鄉河川及永續發展議題的關心,正是教育最寶貴的成果。」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