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認識有機農法 雜草多樣化利用

認識有機農法 雜草多樣化利用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吳東林/嘉縣報導】國立嘉義大學為推廣有機友善栽培,讓田間有害之雜草成為人們可以利用的有益植物,特別於11月27日與28日舉辦為期二天「認識有機農法、雜草多樣化利用、有機水稻栽培管理與農務e把抓 」教育研習,希望讓參與者了解雜草在農田生態系的角色。

該校農場管理學位學程侯金日主任講述有機農田與休耕田雜草多樣化利用概述,內容包括雜草可作為景觀野花、野菜、藥草、牧草、草坪、綠肥、染料及水土保持之植物,涵蓋八大類別,述說雜草確實具多樣化功能與用途,只是部分功能與用途尚未被發覺而未能加以利用。

其次為雜草作為香藥用植物之生產與利用,由該校農藝學系柯金存博士講授,介紹決明子、兔兒菜、山香、青箱、巴參菜、咸豐草、野莧菜、龍葵、雞屎藤、甜珠草、馬齒莧、魚腥草、金錢薄荷、馬蘭、艾草、酸模、霍香薊、過溝菜蕨、菁芳草、黃花酢漿草、月桃、牛筋草、香附子等20多種雜草作為藥用植物之利用效果。

有機農田病蟲害管理與有機農田土壤管理之增碳策略則由黃啟鍾教授及陳楷岳博士講授。而有機水稻栽培技術報名人數達80位,講授一般栽培技術、肥培管理技術、病蟲害管理技術與雜草管理技術,兩天教育研習讓學員皆安排1小時之結合電腦與手機資訊進行農務e把抓有機種植登記操作,讓農民不只會種植有機作物還會上網登錄。

侯金日表示,與草共生可能成為未來推動有機農業重要之課題,有機農田不噴殺菌劑、殺蟲劑與除草劑,不施灑化學肥料,長出來之雜草都是最健康且安全之植物,若能充分利用其特性,將可使更多雜草成為有利用價值之植物。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