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彰化縣村里鄰長長期奔波協助政策宣導,卻缺乏交通補助,基層建設經費也偏低。今(19)日,縣長參選人林世賢在彰化扇形車庫旁舉行記者會,提出「加倍補助村里建設經費、每月發放鄰長交通補助費1,200元、恢復村里長大會」三大主張,為基層發聲,並強調村里是地方防災與社區發展的第一線。

今(19)日上午,彰化市73個里中近九成里長齊聚扇形車庫後站廣場,參加為基層村里鄰長發聲的記者會。彰化市里長聯誼會總會長吳秋仁表示,許多里長平時除了協助鄰里政策宣導,也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卻因經費有限,常需自掏腰包完成地方改善。部分外鄉鎮村里長也特地前來聲援,場面熱烈。
林世賢指出,目前村里長基層建設經費每案上限僅10萬元,難以支應社區急需的改善工程。他建議將補助額「加倍」,並擴大里長提出大型建設的權限,例如社區活動中心、長照站或道路改善工程,讓最了解地方需求的里長能更有效落實基層建設,也降低派系或政黨干預的可能性。

林世賢說:「里長最熟悉社區的真實需求,給他們更多空間,就是給社區更多希望。」除了建設經費,林世賢也關注村里長的保險與安全保障。他表示,長年在第一線服務的村里長,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應提高保險保障,讓他們安心為民服務。
交通補助也是里長關注焦點。目前,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及部分縣市皆編列鄰長交通補助費,但彰化縣尚未實施。林世賢承諾,未來將依法編列,每位鄰長每月可領1,200元交通補助,後續再依財政與執行效益調整。他強調,這不僅是給鄰長的便利,也是尊重基層努力的實質回饋。

在防災議題上,林世賢提出以村里為單位建置韌性防災機制的構想。他以花蓮光復鄉大馬村長王梓安成功救全村村民為例,強調防災計畫需整體規劃,但執行層面必須落實到村里。「地方里長了解地形、熟悉居民,是防災的第一線,中央與縣府要給他們資源與支持。」林世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