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美術館不再只是展品的殿堂,也是長輩的心靈棲所。彰化縣文化局今(19)日舉辦「藝術處方箋 × 愛心共融日」,邀請員林市「秀老郎」長照中心29位長輩走入美術館,透過瓶蓋毛線手作找回童心,也在作品前靜靜欣賞自己兩天前完成的「自畫像」。

彰化縣邁入超高齡社會,縣府積極以藝術為橋梁,推動跨領域長照服務。文化局今日在縣立美術館舉辦「藝術處方箋 × 愛心共融日」,與亞洲大學護理學院合作,邀請「秀老郎」長照中心29位長輩參與瓶蓋毛線創作,並欣賞自己先前完成的「自畫像」展出,讓藝術成為情感表達與療癒媒介。
許多長輩看到作品紛紛露出笑容,彷彿在畫框中重新遇見了自己的人生。文化局長張雀芬表示,「藝術是一帖心靈良方。」她指出,長輩的自畫像在兩天前完成,每一幅作品都蘊藏生命故事,展現長者獨特的堅韌與溫度,透過展出讓大眾看見「老得有尊嚴」的價值。

張雀芬說,藝術不只是欣賞美,更能撫慰心靈。「每幅自畫像都藏著長輩的故事和情感,看得出他們的人生韌性。」她表示,透過藝術,長輩可以表達情感、找回記憶,也能重新找回成就感。

張雀芬也提到,今日剛好是文化場館每月「愛心共融日」。縣府訂定每月第三個星期三為共融日,推動文化平權,並以「創作、互動、陪伴」為主軸,安排手作課程,鼓勵長輩動手創作、彼此交流。 文化局推動的「藝術處方箋」計畫,也與聯合國SDGs「健康與福祉」接軌,讓藝術走入長照領域、走進生活。未來將持續與大專院校與社福機構合作,打造更多高齡友善、文化共融活動,使藝術成為長輩最溫柔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