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六張犁巷弄裡的豪邁海味之旅 龍洞海產用誠意開場、以浮誇收尾的饕客級桌宴

圖/周含鍾攝
圖/周含鍾攝

走進台北信義區六張犁邊緣的和平東路三段小巷,一間外表不起眼的海產小館正悄悄端出讓人驚艷的大菜。龍洞海產店,沒有華麗門面,卻有著大飯店賽道級的手藝。店內主廚出身五星飯店中餐廚房,火候、刀工、調味都藏著經驗與堅持。初訪者往往因招牌低調而錯過,但只要推開門、坐上桌,便會瞬間明白這裡為何能靠口碑在美食圈闖出名號。

金黃雞湯:大鍋熬出的開場儀式

一大鍋剛熬好的雞湯推上桌時,整間店的香氣瞬間被掀起。湯色金黃透明,伴隨著蒸氣升起,雞香、蔬果甜味與熬煮出的膠質融為一體。舀起第一口,湯頭濃而不膩,入口溫潤,喉頭微微發熱,是象徵開桌的溫暖儀式。這道湯看似簡單,卻需要長時間熬煮才能呈現如此清澈卻濃郁的層次,堪稱最誠意十足的起手式。

圖/周含鍾攝
圖/周含鍾攝

滷味三部曲:老滷的深度與日常的光彩

雞湯之後,店家經典的滷味接力上桌。綜合滷味、滷雞腳、大黑雞爪各自呈現不同風情。滷味以老滷汁長時間浸潤,色澤深亮,香氣淡淡飄散;咬下去,鹹度剛好,香料層層堆疊,越嚼越香。滷雞腳與大黑雞爪入口Q彈、滑嫩,滷汁滲透入骨縫,帶著濃郁卻不過頭的鹹香。這些看似家常的小菜,在龍洞海產因為火候與調味的細膩,成為桌上不可或缺的亮點。

圖/周含鍾攝
圖/周含鍾攝

荔枝蝦球掛在樹上:視覺與味覺的玩心設計

其中最吸睛的創意菜,莫過於「荔枝蝦球」。端上桌時,這道料理並非平鋪在盤中,而是如同小果實般掛在造型樹枝上,形成一幅趣味十足的小景象。每一顆蝦球外層酥脆,內裡是彈牙的鮮蝦,再搭配荔枝的天然果香,甜鹹交織,吃起來清爽又涮嘴。視覺先讓人心情愉悅,味道則帶來驚喜,是一款能瞬間活絡氣氛的創意之作。

圖/周含鍾攝
圖/周含鍾攝

金沙南瓜魷魚:金黃流沙包裹的柔軟甜味

緊接著的金沙南瓜魷魚,以金黃的鹹蛋黃點亮整桌。鹹蛋黃炒至蓬鬆酥香,細密地裹在南瓜與魷魚上,入口時先是金沙的鹹香,再來是南瓜的甜與魷魚的彈。這道料理的層次明顯,既有家常感,也有細緻技法,是最能呈現主廚中餐底子的巧妙融合。

圖/周含鍾攝
圖/周含鍾攝

螃蟹蒸蛋:海味在蒸氣裡慢慢綻放

螃蟹蒸蛋一端上桌,砂鍋的熱氣將蟹香推送到所有人的鼻尖。蒸蛋滑嫩如布丁,吸飽螃蟹的鮮味,每一口都是濃郁的海香。蟹黃融入蛋體,讓味道更深、更厚,也更迷人。這道料理不靠繽紛的擺盤取勝,而是用溫柔細膩的火候,讓海鮮的精髓釋放得恰到好處,成為全桌最溫暖卻也最飽滿的一道。

圖/周含鍾攝
圖/周含鍾攝

馬頭魚酥炸與乾煎:兩種極致火候的展演

龍洞海產的魚料理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酥炸馬頭魚外皮金黃,咬下去是乾脆的聲響,魚肉卻依然細嫩多汁。乾煎版本則更考驗火候,薄皮煎得如紙般酥脆,細細撥開,魚肉鮮甜、帶著野性海味。兩種料理各自站穩一方,讓嗜魚的饕客每次來訪都會兩種都點,因為各有風味、互不相讓。

圖/周含鍾攝
圖/周含鍾攝

龍蝦海鮮炒麵:桌上的視覺高潮

全桌最浮誇的一道,毫無疑問是龍蝦海鮮炒麵。整尾龍蝦氣勢十足地橫鋪在麵上,周圍堆滿蝦仁、花枝、蛤蜊等海鮮。麵條吸飽海鮮湯汁,帶著鍋氣與鮮味,香氣四溢。這是一道會讓所有人先拍照、再搶著分食的存在。視覺、香氣和份量三者都達到巔峰,是龍洞海產整桌料理的高潮段落。

圖/周含鍾攝
圖/周含鍾攝

荷葉香氣的紅燒肉與燻雞:傳統中的細膩與厚度

桌上也少不了兩道深具中式料理精神的菜色。紅燒肉肥瘦分明,醬汁濃郁而不膩,帶著香料的溫潤味道;燻雞則皮薄肉嫩,煙燻香氣清雅不搶味,每一口都帶有餘韻。這兩道料理不浮誇,卻每次都能安穩抓住最挑嘴的心。

圖/周含鍾攝
圖/周含鍾攝

麵包牛腩:老闆娘的溫柔收尾

當整桌菜已經飽到頂點時,老闆娘常會親切地送上一道招待——麵包牛腩。牛腩燉得柔軟入味,與麵包完美貼合,組合起來鹹香濃郁,是最令人動容的結尾。這份貼心讓整桌的味覺旅程不只滿足,更帶來一種像回家吃飯的溫暖。

下一站「信義安和」的龍洞海產值得期待

龍洞海產店不只是巷弄裡的美食驚喜,更是許多人聚會的固定場地。來到這裡,總會聽到客人笑著說:「吃海鮮、喝熱湯、聊天開懷,才是最舒服的生活。」店家預計下個月遷至大安區安和路二段69巷2號,許多老客人早已準備好要去新店開箱,期待見證龍洞海產在新空間裡綻放更多精彩。

這裡的美味,不在浮華,而在誠意;不在誇張,而在火候與真功夫。龍洞海產店用每一道料理證明,即使藏身巷弄,只要真材實料與匠心手藝從未缺席,就能成為城市中最令人難忘的味道。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