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分享四級聯賽「蘇超」狂飆啟示之6 看大陸足球草根革命與體系重構

分享四級聯賽「蘇超」狂飆啟示之6 大陸足球草根革命與體系重構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抓住時事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讓您掌握全球視角:)

 

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火爆,恰似一記穿雲箭,刺穿了中國大陸足球沉悶的夜空。先後有七場都破六萬人湧進南京奧體中心觀看蘇超聯賽,更引發全網玩梗,這項省級業餘聯賽正以燎原之勢,重新定義中國大陸體育的發展邏輯。蘇超的出圈,本質是群眾體育對職業體育困境的突圍,是地域文化對資本邏輯的勝利,更預示著中國大陸足球必須走一條「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的破局之路。

 

蘇超的流量密碼,藏在對地域文化基因的精準活化中。江蘇「十三太保」的經濟競爭與文化差異,轉化為「南哥之爭」「楚漢對決」等賽事IP。南京與南通的「真南哥」標籤戰,徐州與宿遷的「千年恩怨」,這些地域梗在社交媒體裂變式傳播,讓賽事超越足球本身,成為全民參與的文化狂歡。當常州推出「9.9元門票+蘿蔔乾炒飯」套餐,當鹽城將觀賽與觀鳥打包銷售,「蘇超」已悄悄構建起「賽事+文旅+消費」的生態環節。這種將地域文化符號轉化為經濟動能的智慧,遠比引進天價外援更具永續性。

 

「蘇超」的草根性,恰是對職業運動異化的糾偏。當「金元足球」退潮後,中超聯賽留下滿地雞毛,技術戰術水準下滑、當地球員斷檔、球迷信任崩壞。反觀「蘇超」,參賽者既有大學生、外賣員,也有前職業球員,這種「誰行誰上」的開放態度,讓足球回歸運動本質。每場平均達2萬8628人的上座率,超過中甲甚至追上中超聯賽的數據,證明中國大陸球迷並非厭倦足球,而是厭倦被資本異化的足球。蘇超用「全民參與+城市榮譽」的模式,重建了「全民體育」的底層邏輯。

 

「蘇超」的啟示,在於為中國大陸足球指明了「群眾運動-競技運動-職業運動」的遞進路徑。當前中國大陸足球的困境,根源在於三者關係錯位:將寶押在職業聯賽,卻忽視群眾體育根基;追求競技成績,卻割裂體育與教育、文化的連結。蘇超的實踐表明,只有讓足球成為群眾生活的一部分,讓校園足球與社區聯賽星火燎原,才能形成「金字塔式」的人才培養體系。當貴州「村超」、江蘇「蘇超」相繼破圈,中國大陸足球需要的不是更多資本注水,而是更多紮根基層的「笨功夫」。

 

站在體育強國的歷史座標上,「蘇超」現象猶如一面鏡子。它映照出中國大陸體育改革的雙重使命:既要警惕職業運動被資本綁架,又要防止群眾體育淪為「數位遊戲」。當足球成為連結城市文化的紐帶,當賽事成為展現地域精神的舞台,中國大陸足球才能真正走出「反腐敗-整改-再腐敗」的循環。未來的中國大陸足球,應當是群眾在社區球場揮灑汗水的身影,是校園裡孩子們追逐足球的歡笑,更是城市之間以「足球為媒」的文化對話。唯有如此,中國大陸足球才能從「資本的提款機」蛻變為「全民的文化遊戲」,在綠茵場上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體育史詩(以上也正是寫給寶島台灣搞足球的上級與各階層參與者深思)。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