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台中市北屯區大坑9號步道終點的觀音亭擁有開闊視野,是大坑風景區最受歡迎的登山據點之一。市府建設局斥資8,290萬元推動「北屯區大坑觀音亭景觀休憩平台工程」,歷經精心規劃與施工,已於近日順利完工。市長盧秀燕今(22)日親自出席完工祈福典禮,宣布全新平台正式啟用。由於地標採用金屬格柵包覆碎石結構,被網友笑稱「長得像超大尺寸沙琪瑪」,更有人打趣:「這是全台最耐放、最堅固的沙琪瑪」,讓「甜點系地標」意外爆紅!
盧市長表示,她在大坑長大,對這片土地有深厚情感。「我在這裡當過一屆省議員、六屆立委,以前也常來這裡爬山休息。看到這個地方老舊破損、結構不穩,真的很擔心安全。」她指出,當時進行結構檢測後確認存在安全疑慮,為避免發生工安事件,只能暫時封閉,「但我向市民保證,封起來就是要『重做、做安全、做好用、做美觀』說到做到!」
盧市長進一步說明,此次整建工程花費8,290萬元、面積超過1,000坪,其中多數經費用於強化地基與結構安全,「因為一年約有250萬人次登大坑,安全絕對是第一要務。」此外,平台空間也進行全面升級,擴大平整廣場面積、增設遮陽設施,並採立體化設計提升空間利用率,「上層是雲頂觀景區,下層是雲底休憩區,讓遊客能在雲底乘涼、在雲頂賞景。」
盧市長強調,此案從設計到施工全程注重安全與景觀融合,不使用刺眼色彩,盡力保留原有樹木與綠地,維持大坑自然意象。「今天完工真的很開心,因為這是我對鄉親的承諾。」盧市長也特別感謝市議會支持預算及在地議員協助,以及建設局與施工團隊的努力,讓工程如期順利完成。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觀音亭景觀休憩平台以「人本、安全、友善」為核心理念進行整體規劃,採上下雙層弧形設計,打造無障礙且連續可達的步道系統,遮陽面積從原來只有220平方公尺的一個小鐵棚,增加了上、下兩層還有地面層,增加到480平方公尺,放大了2倍的遮陰空間,廣場面積也從50平方公尺擴大到350公尺足足放大7倍。平台內部規劃綠地廣場與環狀步道,並以複層植栽增加綠意層次,夜間搭配照明設施提升安全性與景觀氛圍,讓登山民眾能安心休憩、親近自然。
建設局補充,整體工程面積約0.29公頃,以低彩度材質與植栽修飾邊坡,融入山林環境,成功塑造大坑地區全新「甜點系」打卡亮點,預料將吸引更多遊客上山感受「安全、舒適又有趣」的登山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