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員林市公所推動小型農機補助計畫,今(4)日在員林公園舉行114年度驗收活動,吸引200位農民帶著新購的小型農機具「回娘家」亮相,現場一字排開的動力噴霧機、割草機、鏈鋸等農機,場面壯觀,許多農民直呼,這些「公所牌」農機不僅省時省力,更是農作上的好幫手。

員林市代理市長賴致富指出,補助的農機每台貼有「員林市公所補助」標示,成了農民口中的「公所牌」農機。大堯里張姓農民笑著說,以前噴藥、割草全靠人力,既費時又費力,「現在有了公所牌農機,省了不少功夫,農忙也不再那麼辛苦。」
來自三橋里的劉姓農民,則展示他新購的小羊耕耘機。他開心地說,這台機器總價1萬3千元,公所補助3千元,自己只花1萬元就能入手,「真的很雀幸!現在翻土不再是惱人的問題,小農也能輕鬆應付農務。」
賴致富表示,台灣農業以小農為主,作物種類繁多且耕地面積零碎,若缺乏合適的農機具,農民耕作相當辛苦。市公所自103年啟動小型農機補助計畫以來,至今已連續實施12年,目的就是要協助農民減輕負擔。今年共補助200台農機,金額達60萬元,讓農民能以更低成本添購實用機具。
他強調,這項計畫不僅是提供實質協助,更有助於提升農業競爭力,實現「省力、省時、省工」的目標。未來希望能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務農,為農村注入新血,解決農村人力不足的問題,讓員林的精緻農業更具發展潛力。
市公所農業課補充,今年補助項目包含土壤鑽孔機、鏈鋸、電剪、除草機及農藥噴霧機等,都是依農民實際需求規劃。從田間翻土、果樹修枝到病蟲害防治,這些小型農機正好派上用場。透過補助計畫的推動,農民不僅能減輕耕作負擔,也能提升作業效率與農產品品質,展現出地方政府「照顧農民、支持農業」的決心。
活動中,農民們彼此交流使用心得,不少人分享如何利用新機具改善作業方式,場面充滿熱情與喜悅。對農民而言,這場驗收活動不僅是手續辦理,更是對市公所長期支持的感謝,也見證了員林農業邁向現代化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