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學理教授 (前臺師大發言人/所長)
靠一名體育教練,就有能力將大批學生的血液,作為四年32學分的「交易籌碼」!?在這起驚悚事件的背後,當那條扭曲的學術利益鏈終於浮起時,事實的真相,才會令人更加地不寒而慄。
臺師大「抽血換學分」嚴重違法事件,不僅撕下師生倫理及學術倫理的雙重假面,更赤裸裸地揭露了高等教育體系對弱勢學生權益的制度性漠視。事至如今,公式化的教育部僅以追回經費、移送司法草草了事,實則縱容了「權力資本」運作下的非法交易,讓學生在冷酷無情的學術叢林中愈陷愈深。
教育部消極處置=變相縱容
1. 選擇性究責的偽正義
教育部稱:追回了臺師大研究補助款、撤銷了暫行性補助,然而,教育部及國科會卻並未對該教練及研究團隊,因其「1.違法收集血樣;2.抽血後才補簽同意書;3.由非醫護人員執行抽血;4.要求學生將匯入個人戶頭的受試費用,回繳作為女足球隊隊費…」等嚴重肇下的各項刑事責任,予以直接逕行告發,這對操弄規則者而言,毫無實質威懾。
2. 司法移交掩蓋行政怠惰
對於所謂案件移送檢調,教育部既不公開進度,也未協調跨部會資源或接納外部人權團體監督。關鍵證據已在辦案怠惰中流失(違法收集的血樣資料,已遭銷毀),受害學生的聲音被官僚程序消音。
3. 受害者被體制遺棄
《學生輔導法》原可提供心理與法律援助,卻在此案中形同空文。學生不僅長時間被違法行為侵害,更要獨自面對創傷復原與未來的訴訟艱辛,形成制度性二次傷害。過程中,職司保護學生工作的臺師大學生事務處何在?尤其學務長林玫君自己就是體育系教授!另則,職司課程及學分監管的教務處又何在?學術專長為「民主公民」的劉美慧教務長,在自己的良知與良能上,又豈可容許受害者被臺師大用完即丟!
自審自批=學術光環的腐蝕
1. 橡皮圖章化的倫理審查
全台逾七成大專校院的IRB(人體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成員皆為校內教師,缺少醫事、法政與人權背景的外部專家。當學分成為逼迫學生提供血液的籌碼,這套自審機制當然淪為幫兇。
2. 學術自主淪為免責金牌
校方與教育部合力築起「象牙塔神話」,將學術自主扭曲為對抗問責的護城河。違法者得以躲在學術殿堂,靠畢業門檻不斷剝削學生的身體自主。
3. 荒謬的監管階級論
教育部對中小學營養午餐監管嚴謹,卻對大學「人體研究」只進行事後行政處分,形成「小學嚴管、大學放任」的雙重標準,將制度不公深植校園文化。
破窗效應下的亡羊補牢
1. 透明問責雙軌制
立法院應要求行政院於兩週內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公開本件的涉案罪名、核心證據與調查時程,同時主動邀請人權團體、法律與醫學專家全程監督,杜絕黑箱作業。
2. 建置受害者支援系統
行政院應責成教育部及國科會,聯合設立「校園研究受害者重建基金」,以提供心理復健和法律扶助。同時,建立一站式數位申訴平台,確保訴求公開透明、即時追蹤,以了解在臺師大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學校也涉入非法採樣。
3. 制度防線重構工程
立法院應即刻修訂《人體研究法》第15條,強制進行跨校倫理審查,外聘醫事、法政、人權專家比例不少於三分之一;其次,在《性別平等教育法》、《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中增訂「學術場域權勢侵害」專章,明文禁止以學分、學位或生涯規劃脅迫學生,以保障學生身體自主;而在知情同意方面,則應要求全程雙向錄影、雲端加密保存至少五年,嚴禁任何刪改。
緊鎖的象牙塔已屬不該,遑論血鑽礦場
當一滴滴鮮血成為換取學分的代價,臺灣高教的道德底線已然崩潰。若教育部持續以「依法處理」推諉,下一個被典當的,將是臺灣高等教育的國際信譽與學子的未來。唯有撕開學術黑箱、重構「透明問責、受害者支援、制度防線」鐵三角,並以司法懲治與制度革新雙軌並行,才能讓真正的學術自由返回校園,重塑高等教育的尊嚴與榮光。
當「鮮血」淪為「學分交易」- 高教崩壞的終極紅色警訊
文/夏學理教授 (前臺師大發言人/所長)
靠一名體育教練,就有能力將大批學生的血液,作為四年32學分的「交易籌碼」!?在這起驚悚事件的背後,當那條扭曲的學術利益鏈終於浮起時,事實的真相,才會令人更加地不寒而慄。
臺師大「抽血換學分」嚴重違法事件,不僅撕下師生倫理及學術倫理的雙重假面,更赤裸裸地揭露了高等教育體系對弱勢學生權益的制度性漠視。事至如今,公式化的教育部僅以追回經費、移送司法草草了事,實則縱容了「權力資本」運作下的非法交易,讓學生在冷酷無情的學術叢林中愈陷愈深。
教育部消極處置=變相縱容
1. 選擇性究責的偽正義
教育部稱:追回了臺師大研究補助款、撤銷了暫行性補助,然而,教育部及國科會卻並未對該教練及研究團隊,因其「1.違法收集血樣;2.抽血後才補簽同意書;3.由非醫護人員執行抽血;4.要求學生將匯入個人戶頭的受試費用,回繳作為女足球隊隊費…」等嚴重肇下的各項刑事責任,予以直接逕行告發,這對操弄規則者而言,毫無實質威懾。
2. 司法移交掩蓋行政怠惰
對於所謂案件移送檢調,教育部既不公開進度,也未協調跨部會資源或接納外部人權團體監督。關鍵證據已在辦案怠惰中流失(違法收集的血樣資料,已遭銷毀),受害學生的聲音被官僚程序消音。
3. 受害者被體制遺棄
《學生輔導法》原可提供心理與法律援助,卻在此案中形同空文。學生不僅長時間被違法行為侵害,更要獨自面對創傷復原與未來的訴訟艱辛,形成制度性二次傷害。過程中,職司保護學生工作的臺師大學生事務處何在?尤其學務長林玫君自己就是體育系教授!另則,職司課程及學分監管的教務處又何在?學術專長為「民主公民」的劉美慧教務長,在自己的良知與良能上,又豈可容許受害者被臺師大用完即丟!
自審自批=學術光環的腐蝕
1. 橡皮圖章化的倫理審查
全台逾七成大專校院的IRB(人體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成員皆為校內教師,缺少醫事、法政與人權背景的外部專家。當學分成為逼迫學生提供血液的籌碼,這套自審機制當然淪為幫兇。
2. 學術自主淪為免責金牌
校方與教育部合力築起「象牙塔神話」,將學術自主扭曲為對抗問責的護城河。違法者得以躲在學術殿堂,靠畢業門檻不斷剝削學生的身體自主。
3. 荒謬的監管階級論
教育部對中小學營養午餐監管嚴謹,卻對大學「人體研究」只進行事後行政處分,形成「小學嚴管、大學放任」的雙重標準,將制度不公深植校園文化。
破窗效應下的亡羊補牢
1. 透明問責雙軌制
立法院應要求行政院於兩週內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公開本件的涉案罪名、核心證據與調查時程,同時主動邀請人權團體、法律與醫學專家全程監督,杜絕黑箱作業。
2. 建置受害者支援系統
行政院應責成教育部及國科會,聯合設立「校園研究受害者重建基金」,以提供心理復健和法律扶助。同時,建立一站式數位申訴平台,確保訴求公開透明、即時追蹤,以了解在臺師大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學校也涉入非法採樣。
3. 制度防線重構工程
立法院應即刻修訂《人體研究法》第15條,強制進行跨校倫理審查,外聘醫事、法政、人權專家比例不少於三分之一;其次,在《性別平等教育法》、《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中增訂「學術場域權勢侵害」專章,明文禁止以學分、學位或生涯規劃脅迫學生,以保障學生身體自主;而在知情同意方面,則應要求全程雙向錄影、雲端加密保存至少五年,嚴禁任何刪改。
緊鎖的象牙塔已屬不該,遑論血鑽礦場
當一滴滴鮮血成為換取學分的代價,臺灣高教的道德底線已然崩潰。若教育部持續以「依法處理」推諉,下一個被典當的,將是臺灣高等教育的國際信譽與學子的未來。唯有撕開學術黑箱、重構「透明問責、受害者支援、制度防線」鐵三角,並以司法懲治與制度革新雙軌並行,才能讓真正的學術自由返回校園,重塑高等教育的尊嚴與榮光。
閱讀更多
跨國深化照護理念與實務 弘光科大師生參訪馬來西亞長照之旅
北港警運動公園宣導婦幼安全與反詐 暑期守護親子安心時光
臺大雲林、國合會、雲林消防局三方協助索馬利蘭建急救體系 第二梯次學員結訓返國
為勞工再出發注入希望與力量 嘉義縣府打造職災支援網
嘉畜所防範災後疫病 全面啟動畜禽水產防疫應變
確保風災後縣民飲水安全 嘉縣全面進行水抽驗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成功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家園 榮獲金獎肯定
永慶高中積極開啟國際教育新篇章 15日再與日本加古川南高校締姊妹校
雲林地檢署揭牌妨害罷免查察聯繫中心 強化跨機關合作防制不法
UEIS聯合國際學校
2025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
2025藝術自造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