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成功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家園 榮獲金獎肯定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榮獲「2025第三屆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非營利事業組金獎肯定,由李定忠分署長(中)代表領獎。(圖/嘉義分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榮獲「2025第三屆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非營利事業組金獎肯定,由李定忠分署長(中)代表領獎。(圖/嘉義分署提供)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 陳惲朋 /嘉義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持續積極推動嘉南國土生態綠網、里山倡議、社區林業等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成功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家園。今(16)日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2025第三屆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非營利事業組「金獎」肯定。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表示,為串聯嘉南國土綠網區域保育軸帶 營造山麻雀及諸羅樹蛙的友善棲地,自2018年起擘劃嘉南國土生態綠色網絡,在6條區域保育軸帶內,指認重點推動區域及關注物種,並率先推動山麻雀及諸羅樹蛙等瀕危物種的保育行動計畫,與嘉義縣野鳥學會2019年開始設置人工巢箱供山麻雀繁殖、種植小米與設置粗糠站補充食源、與茶改場合作推廣茶園減藥及友善農作,以「包吃包住」營造山麻雀宜居山城。

2024年嘉義分署首度開辦「山麻雀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計17位農友及居民投入生態給付,積極投入山麻雀保育行動,同時推動「諸羅樹蛙友善棲地管理標章」認證,輔導25位農友15.6公頃筍園獲得標章認證,其中18位農友更投入諸羅樹蛙生態給付行列,計11.7公頃田區領取照顧樹蛙的生態薪水。依據NbS自然解方準則全方面從棲地營造認證機制、生態薪水給付、到友善農產品推廣及社區參與等多元策略,結合在地居民福祉,展現生態保育與地方發展和諧共生。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成功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家園 榮獲金獎肯定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持續積極推動嘉南國土生態綠網等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2025第三屆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金獎」肯定。(圖/嘉義分署提供)

嘉義分署自2002年起攜手社區部落,公私協力打造生態韌性家園,在地景空間尺度方面,輔導超過60個社區執行「社區林業計畫」,展現社區多元特色、兼顧生計與在地居民建立良好夥伴關係,實踐里山精神。嘉義分署2006年與阿里山鄉鄒族建立資源共管平台,2018年更與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推動狩獵自主管理計畫,遵守「狩獵自治自律公約(einu)」,透過現代化的科學監測與培力,傳承傳統狩獵文化知能,實踐「紮根傳統文化,立足現代管理」。

嘉義分署另於嘉南海岸濕地保育軸帶內,攜手民間保育團體共同投入嘉南地區廢曬鹽田水文環境改善與棲地營造工作,讓嘉義布袋至台南七股將軍約569公頃鹽灘濕地成功轉型為候鳥的生態友善棲地,在氣候變遷調適下有效營造生態棲地與提升防災韌性雙重功能,成為台灣濕地保育公私協力的新典範。

榮獲「2025第三屆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金獎,嘉義分署表示,這是對分署團隊專業努力的肯定與認同,將持續精進各項自然保育工作,呼應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M-GBF)的行動目標,兼顧在地社區與權益關係人需求,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嘉義分署未來將提供更多不同類型之生物多樣性保育專案,期望邀請更多企業與在地夥伴參與推動友善生態行列,深化跨域合作共同維護嘉南地區珍貴的生物多樣性寶藏。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成功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家園 榮獲金獎肯定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持續積極推動嘉南國土生態綠網等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2025第三屆TWBA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金獎」肯定。(圖/嘉義分署提供)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