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彰化縣政府今(12)日公布第4屆「彰化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114年度第1次會議,會中共審議4案、審查1案,通過2案審議及1案審查,為彰化地區文化資產保存再添助力。

其中,原登錄為歷史建築的「福興外埔機場防空砲台」經修復與再利用調查研究後,確認其歷史背景與空間位置意涵,審議會決議變更名稱為「原彰化飛行場防空塔(番婆及外埔)」,更貼切反映其為二戰時期因應盟軍轟炸所建的防禦工事。兩座防空塔分別座落於番婆村及外埔村,位於當年彰化飛行場南北兩端,以混凝土與鋼筋打造,圓筒狀建築至今矗立於田野與聚落之間,為地方重要戰爭遺構。
另案「芳苑洪家古厝」經調查發現建築格局保存完整,主建物為五開間正身,配有左右護龍與門樓,呈現傳統「九包五」大厝風貌。院落前設有曬穀場與傳統穀倉(土豆畚),完整呈現中部農村生活景象。經會議決議,調整其歷史建築登錄理由及範圍,並通過其後續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至於「福興黃禮永墓」則分別申請指定為古蹟與登錄為歷史建築。因涉土地範圍、石雕藝術價值、墓主遷葬歷程等議題,審議會決議先進行基礎調查研究,待釐清相關資料後再行討論,以確保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事實一致。
縣府強調,本次審議秉持《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條「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參與權」的精神,廣邀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及利害關係人列席表達意見,亦開放民眾參與,共同守護彰化縣珍貴的文化記憶與歷史價值。
文化局指出,彰化縣文化資產豐富,截至目前共登錄、指定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已逾百處。未來將持續透過審議制度與公私合作,推動文資調查、修復、活化再利用,讓更多在地故事與歷史建築得以延續與重現,成為世代共享的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