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彰化縣連日來豪雨成災,雖然昨(11)日雨勢稍歇,芬園鄉貓羅溪畔卻出現令人震驚的景象:大量魚類及蛇類屍體擱淺岸邊,數量估計超過3,000尾。生態攝影師直言,疑因溪水暴漲沖刷生物上岸,退水後難以逃生而斃命,現場屍臭撲鼻、怵目驚心,顯示暴雨對自然生態造成嚴重衝擊。

熱愛生態觀察的攝影師米諾斯前往芬園鄉貓羅溪段巡視時,意外發現大片魚屍擱淺河畔,當中夾雜有體型較大的蛇類屍體,包括具有劇毒的雨傘節。他指出,過去兩天(7月8日、9日)貓羅溪因連續豪雨溪水暴漲、水流湍急,疑似將大量魚類沖離原棲地,溪水退去後無法回到水域,導致集體死亡。粗略估算現場死魚超過3,000尾,部分已開始腐敗發出惡臭。
「這是一場大自然的浩劫,魚類、蛇類無一倖免,畫面非常慘烈。」米諾斯表示,這並非首次發生類似生態災情。回顧去年7月凱米颱風過後,貓羅溪也曾因豪雨導致魚群大量死亡,當時死魚數量甚至多達數萬尾,烈日曝曬下屍臭瀰漫,一度引發民眾投訴與環保關注。
住在溪畔附近的居民表示,這兩天晚上常聞到一股「怪味」,直到今日雨勢趨緩外出查看,才發現河邊滿是翻肚的魚與蛇屍,有些孩童經過時嚇得大哭。居民擔心這些腐爛生物若未及時清理,恐引發傳染病或污染水源。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指出,極端氣候下的暴雨事件將越來越頻繁,對河川生態造成直接威脅。他建議,地方政府應定期監測水域含氧量與魚群活動變化,並在降雨預報後設立警示,提醒民眾及早避災,也減少生態損失。
針對貓羅溪魚屍事件,目前尚未見縣府或相關單位派員處理。當地環保團體呼籲,應儘速派遣人力清除腐屍,並對水質進行監測,防止二次污染。縣府環保局回應,將立即派員前往會勘,並評估後續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