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為提升家庭健康飲食觀念,彰化家扶中心家扶志工隊與家扶之友會,今(18)日於和美兒童館舉辦「吃的藝術」親子健康講座,邀請營養師吳佳穎帶領10戶家庭共25位親子,透過互動遊戲與實作活動,從小扎根食育,學習兼顧營養、美味與實用的飲食觀念。

活動現場氣氛熱絡,營養師吳佳穎不僅講解六大類營養素與健康餐盤的概念,更設計超市採買實作活動,引導家長與孩子一同認識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參與親子紛紛表示,以往購買食品多以口味偏好為主,鮮少注意糖、鹽、油的含量,透過此次活動才驚覺小小的食品標籤藏有諸多健康關鍵。
講座中,營養師也請親子們寫下一項願意實踐的健康生活小約定,有人承諾每天少喝一杯含糖飲料,有人立志減少購買炸物,透過簡單實踐為家庭健康生活把關。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普遍存在營養攝取不足、飲食偏離建議以及身體活動量不足等問題,導致肥胖與三高盛行率偏高,甚至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日前也宣布「少鹽、少糖」將成為新一代健康飲食標準,預計今年底將訂定警示標示的紅綠燈制度,協助民眾選擇更健康的食品。
彰化家扶中心主任王震光表示,根據社工服務經驗發現,許多單親家庭因忙於生計,常以速食或外食解決三餐,導致兒少容易接觸高糖、高鹽、高油食品,影響健康成長。
此次活動特別以親子共同參與方式進行,希望透過營養師專業指導,幫助家庭從日常生活中實踐健康飲食,為孩子打造良好成長環境。
家扶之友會也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類似健康促進活動,結合專業與在地家庭需求,讓更多家長與孩子了解吃得健康的重要性,共同打造健康家庭。
臺灣因賴董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