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你聽過「牛車採蚵」嗎?在彰化芳苑就能體驗這項全台唯一的文化景觀。2025國際海牛文化節今(18)熱鬧開幕,不僅有牛車體驗、寫生活動、產業市集,還能沿著紅樹林海空步道賞夕陽、逛普天宮,安排一場親子共遊的文化小旅行剛剛好。

彰化縣政府今(18)日在芳苑鄉普天宮前廣場舉辦「2025國際海牛文化節」,活動內容豐富,吸引大批民眾參與。縣長王惠美表示,海牛文化是芳苑獨有的珍貴資產,也是全國唯一、世界罕見的海牛採蚵文化。芳苑舊名「番挖」,昔日為商船雲集的繁華港口,孕育出獨特的潮間帶牛車採蚵技術,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最盛時期曾有超過300頭海牛參與採蚵作業,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縣府於2020年正式將「牛車採蚵」登錄為本縣首項「傳統知識與實踐」類無形文化資產。
王惠美指出,隨著時代進步與機械化發展,傳統牛車採蚵逐漸式微,面臨消失危機。為守護這項珍貴文化,縣府每年舉辦國際海牛文化節,透過潮間帶生態體驗、文化展覽、寫生活動、海牛飼育營與產業市集等活動,推廣在地文化,也推動海牛復育,至今已由8頭增加至12頭,期盼未來能讓這項文化走向國際,讓世界看見芳苑。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不僅有靜態展覽與趣味活動,也規劃「趣遊芳苑」行程,邀請遊客走訪紅樹林海空步道、王功漁港與地方特色景點。王惠美表示,芳苑擁有豐富濕地資源、紅樹林生態、媽祖信仰文化及王功漁港風情,縣府也推動「芳苑走走」計畫,活化7處閒置空間成為打卡新景點,帶動地方觀光人潮。
立法委員謝衣鳳表示,感謝縣府團隊與中央協助推動海牛復育,讓原本僅剩8頭海牛成長至12頭,希望國內外旅客能走進芳苑、體驗文化、品嚐美食,感受地方魅力。
芳苑鄉長林保玲表示,感謝縣府每年舉辦盛大的海牛文化節,讓全國唯一的海牛採蚵文化持續被看見,也讓小小漁村被更多人認識。他也特別提到縣府在台61線橋下打造裝置藝術與親子遊憩空間,並透過「芳苑走走」計畫串聯在地7大景點,為地方注入新活力。
臺灣因賴董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