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毛孩經濟夯爆!獸醫、美容科系成學測新寵兒

毛孩經濟夯爆!獸醫、美容科系成學測新寵兒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隨著台灣寵物數量年年攀升,毛孩經濟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寵物早已從家庭「成員」進化為「核心成員」,這股市場熱潮不僅帶動商機,更影響年輕世代的升學選擇。獸醫學、動物保健、寵物美容等相關科系,近年來成為高中職及大學技職體系中最熱門的報考選項之一。

根據教育部統計,自2020年起,全台報考動物相關學系人數年年增加,尤其是設有「寵物照護」、「獸醫助理」、「動物行為訓練」等課程的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報名人數較5年前成長超過50%。多所學校也積極增設寵物相關科系,甚至與企業合作設立產學班,搶攻未來的毛孩商機。

產值突破800億元 帶動就業與創業潮

台灣農業部公布2024年全國犬貓登記數量已超過350萬隻,等同於每五戶家庭就有一戶飼養寵物,龐大的飼主需求也讓寵物醫療、美容、旅館、訓練、保險等產業蓬勃發展,總產值預估已突破800億元。隨著「一寵多支出」趨勢,社會對專業寵物照護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家住新竹的高三生小美表示:「我從小就愛動物,看到寵物產業越來越專業,覺得這是個既有興趣又有前景的出路。」她已決定報考具備動物照護實作課程的大學科系,未來目標是成為合格寵物行為諮詢師。

學科結合實作 培育專業新人才

為了培育即戰力,許多寵物相關科系也強化實習與實作比重。例如,台中某技術學院開設「寵物美容與照護科」,學生不僅學習犬貓生理構造、行為心理學,還能實際在校內設立的寵物美容教室操作,甚至與動物醫院合作安排見習。

同時,也有學校投入動物輔助治療、寵物食品研發等新興課程,培育多元化的人才以迎接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專家觀點:產業仍需制度完善與專業認證

儘管寵物產業看似欣欣向榮,但專家也提醒,相關職業目前在台灣尚缺乏完善的專業分級與認證制度,導致就業品質良莠不齊。台灣動物照護協會呼籲政府應加速制定相關規範,讓從業者有明確的專業成長路徑,也讓消費者對服務品質更有保障。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