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雕刻,不只是技藝,更是一種生命的對話。」來自彰化鹿港、享有「國寶級木雕大師」美譽的黃媽慶,今(2)日應邀於國聲廣播公司三五藝廊舉辦個展,本次展覽展出超過三十件生物造型木雕作品、二十幅生活影像及珍貴創作工具,完整呈現黃媽慶橫跨一甲子的藝術人生,展期即日起至6月30日止。

朱世雲指出,黃媽慶大師於去年曾遭遇一場小車禍,經歷復健重拾創作力後,主動與國聲電台洽談再度舉辦個展。此次展覽以「生物」為主題,並輔以「生活」紀錄,回顧他自14歲開始至今逾60年的創作歷程,展現他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情感。
「我們看到黃大師在運動場上努力復健,令人相當感動。」朱世雲說,大師不僅康復後重新拿起鑿刀,更以生命歷練轉化為創作靈感,每一件作品都反映他細膩的觀察與情感投入。
黃媽慶出生於1952年,鹿港北頭漁村長大,自幼浸潤於討海文化。他將對土地與海洋的情感融入創作,主題涵蓋蝦猴、螃蟹、寄居蟹、彈塗魚等台灣海洋生物,結合漂流木與回收木材,傳遞資源循環與生態保育的環保理念。
展覽中,《寄居蟹》以朽木再生為主軸,象徵自然與生命的循環不息,也反映出大師對環境議題的長期關注。參觀民眾不僅可欣賞到精緻優雅的木雕工藝,更能感受到濃厚的人文關懷與社會省思。
作為彰化縣登錄的「傳統木雕」保存者,黃媽慶的作品融合諧音、象徵與鄉土情懷,不僅延續傳統工藝美學,更注入當代的環保與教育精神。現場吸引眾多藝文界與學術界人士參與,氣氛熱烈。
朱世雲表示,黃媽慶目前在工作室尚有逾300件作品未能展出,此次特別精選以「生物造型」與「生活影像」為主題展出,期望觀者能從作品中感受到大師復健後重拾創作熱情的生命力,以及他對自然生態的深情關懷。
本次展覽即日起至6月30日止,於國聲廣播公司三五藝廊展出,歡迎民眾前往觀展,體會來自鹿港藝術大師以雕刻之刀刻劃出台灣土地記憶與文化靈魂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