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橫跨石牛溪、連接古坑鄉154乙縣道的重要聯外交通樞紐「水碓南橋」,歷經四十多年風雨侵蝕,橋體老舊又狹窄,長年成為地方交通與防洪安全隱憂。在立法委員劉建國自2020年起積極爭取下,最終獲得交通部與水利署共計1.86億元補助完成改建,目前工程已接近尾聲,預計近期內將正式通車。
水碓南橋自1979年啟用以來,扮演古坑對外聯絡的重要角色。然而多年來橋體結構老化,加上橋面狹窄、無人行空間,不僅造成用路人安全威脅,橋兩側的防汛道路更是農民通行必經之路,因轉彎視線不良、連接主線困難,事故頻傳。加上近年古坑觀光產業蓬勃發展,車流日益繁重,更凸顯舊橋無法負荷使用需求。
為解決這一長年民怨,劉建國早於2020年便邀集時任交通部長林佳龍與水利署副署長曹華平等官員南下現勘。會勘當日,中央官員即現場允諾補助經費,最終交通部公路局核定9700萬元、水利署同意補助8900萬元,合計高達1.86億元,全額支應橋梁改建工程。
劉建國指出,新建水碓南橋不僅大幅提升結構安全與橋面寬度,也將完善連接防汛道路與154乙縣道的銜接,避免事故發生,對提升整體交通便利性與安全性有極大助益。他強調,這座橋關係到古坑居民的日常通勤、農業運輸與未來觀光發展,象徵地方進步與生活品質提升。
除了交通改善,新橋也同步提升排洪功能,解決原有橋梁在豪雨季節可能造成的排水瓶頸問題。劉建國也特別感謝地方議員張庭綺、代表黃朝裕與各村長長期協助收集民意,齊力促成中央投入資源。
新橋預計近期內將舉辦通車典禮,屆時地方民眾將能告別多年危橋困擾,迎來一座安全、寬敞的新通道。該案也成為中央與地方協力合作、回應民意需求的成功典範。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