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新聞)【記者任禮清、惲朋 / 嘉義報導】嘉義縣政府啟動推展的「智慧農業推動計畫」,透過前期農民需求探訪分析與技術資源盤點,集結智慧農業各界專業人士成立「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9日永在食安大樓舉辦技術應用媒合會,縣長翁章梁表示智慧科技農業是未來的趨勢,將致力協助智慧農業技術服務端銜接生產使用端實際應用需求。
為縮短農友們智慧農業技術摸索時間,減少初期嘗試所耗成本,嘉義縣政府今年啟動「智慧農業推動計畫」,協助智慧農業技術服務端銜接生產使用端實際應用需求,透過前期農民需求探訪分析與技術資源盤點,做為技術交流、資源整合及民眾諮詢窗口。
縣府於9日舉辦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成立暨技術應用媒合會,縣長翁章梁、農委會科技處長王仕賢、縣議員林秀琴、許有疆、陳文忠、林緗亭、姜梅紅都一同到場關心智慧農業走向。
翁章梁指出智慧農業相關設備和技術雖已發展多年,可能實驗狀況與實際田區狀況有落差,現有技術未必符合實際田間應用需求,導致普及率不高,也反映智慧農業的推廣確實遭遇困難。
▲嘉義縣集結智慧農業各界專業人士成立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縣長翁章梁親自出席技術應用媒合會推廣智慧農業。
(圖/記者任禮清攝)
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成員涵括農民、政府部門、學研單位及技術業等44位成員,並透過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協助彙整,以發行月刊方式整理智慧農業相關資訊供農民參考。
縣府表示經問卷調查及訪視農戶,農業處歸納影響農友導入智農意願兩大主因,包括欠缺資訊來源、諮詢窗口,就算有需求及興趣想了解也不知道要問誰,還有就是考量初期投入成本的成本與報酬,為縮短農友獨自在技術應用上摸索的時間,「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將做為農友和業界媒合管道,並以成功案例分析示範及經驗分享,避免資訊分散及資源浪費。
翁章梁表示智慧科技農業是未來的趨勢,縣府整合雙向跨域平台,裡面有產官學研資源幫助業者了解智慧農業,業者碰到的問題也可回饋學界研究,希望未來嘉義農民可以掌握更多變數,用台灣最強的科技業導入農業,為減輕農民初期建置負擔,明年度起將補助農民及農民團體設置相關設備,補助額度為1/2,上限100萬元,提升智慧農業在嘉義縣的永續發展。
縣農業處說明推動的智慧農業,針對農民需求導向做垂直性整合,平台除了協助生產端導入並熟悉智慧農業,實際落地應用,對農業科技產業發展有相輔相成作用,嘉義是一處很好的試煉場域,馬稠後園區與未來嘉義科學園區也歡迎相關業者進駐,讓嘉義成為台灣的智慧農業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