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欠台灣人的「電」?

文/鄭文嵐

十年前的「油電雙漲」是民進黨給馬英九政府貼的標籤,而2015年「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的「告別核電能源新願」的遊行活動中,蔡英文所屬的「用愛發電」大隊,她雙手在身前微圈「發功」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2016年蔡英文上任後曾保證「十年不漲電價」,吳秉叡為了「護主」更曾發下豪語:「2025前平均電價比2016高,就由民進黨官員與立委承擔」,所以這次的電價調整,就讓我們來「考驗」民進黨會不會兌現吳的承諾,只是這當然是癡人說夢,以「雙標黨」的特性,別說要整個黨認帳那是天方夜譚,即便法官出身的吳委員,也不可能為他「自己的選民」埋單吧,看他在一例一休的爭議中撂下:「反對這個政策的人,可以不用支持民進黨」的狠話,結果如何就可想而知。

台灣「不缺電」、台電在「藏電」,這是民進黨為護衛自己「非核家園」神主牌的騙票話術,當核四被封存後,北台灣缺電的事實已無可迴避,連違反世界潮流的深澳燃煤電廠都曾納為選項,(賴清德還發明「乾淨的煤」這名詞),後來因跟美國簽下長期的液化天然氣合約,所以才「轉移目標」,即便要違反「藻礁永存」的承諾,蔡英文政府也堅持要在觀塘藻礁上蓋三接站,連核燃料棒也要儘快運回美國,以斷國內「重啟核四」的一絲希望;台電更配合政府能源轉型政策,定下2025年天然氣發電佔50%,再生能源佔比為20%的目標,以目前來看這二個「膨風」的目標幾乎「肯定」會跳票,以2021年再生能源原訂12%的目標,結果卻只完成5.5%,連一半都不到,而被質疑「疑似」豆腐渣工程的三接站,至去年底也只達成36%,能否在2025順利「接氣」都還在未定之天,再說以經濟部的說明「台灣天然氣的安全存量約10~14天」,從當前俄烏戰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台灣天然氣的供應鏈「夠保險」嗎?以台灣如此脆弱的電力供應結構,萬一中國對台採取武統行動,或對台展開封鎖措施,台灣的電力供應還能「安然度過」嗎?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非核家園」政策,民進黨極盡恐嚇之能事,對台灣民眾展開毫無底線的「情緒勒索」,把核能發電當成毀天滅地的妖魔鬼怪,即使讓民眾「用肺發電」也在所不惜,儘管台灣這些年因肺癌往生人數的急遽攀升,他們卻依然無動於衷。

車諾比的人禍與福島的天災,就成了他們恐嚇民眾的「本錢」,但卻忽略那些意外發生的比例有多低,然而火力發電造成的碳排放以及空氣污染,卻是迫在眉睫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如果因此而犧牲核電只能說這絕對是「因噎廢食」,就算造成福島核災的日本也已陸續啟動十座核電廠的運作,而歐盟更在日前把核能列為綠能,這下我不曉得自以為「進步」的民主進步黨要如何跟西方世界「接軌」?又要如何跟台灣的民眾「解釋」?日本和歐盟的措施毋寧是「面對現實」的決定,因為石油及天然氣等能源價格的飛漲,讓各國的電價也不得不跟著調整,而這ㄧ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持續爬升,讓民眾苦不堪言,所以讓這些「先進國家」重新「重視」核能,畢竟這是個「穩定」又「便宜」的能源,所以他們採取的實是「苦民所苦」思維下不得不然的措施。

回頭看看台灣執政的綠政府,面對「非核家園」這塊他們自己豎立的「神主牌」是否要繼續「供奉」下去的抉擇,但吸收電價上漲的壓力,卻讓虧損近千億的台電快撐不下去,所以民進黨政府也不得不採取「痛苦的抉擇」調漲電價,為了怕影響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所以避開「民生用電」而對「用電大戶」開刀,美其名「照顧民生、鼓勵省電、合理調漲、穩定物價」,平均漲幅8.4%,經濟部長王美花還說「無論是否使用核能世界各國電價的漲幅都高於台灣」,(她說的應是事實,因為其他國家的電力多是私人公司經營,不像我們台電是政府在補貼),對特高壓產業大戶一調就是15%,所以遠東集團的徐旭東只能調侃地說:「調整的如此用力,實在不太習慣,我們唸管理及經濟,應該溫柔一點比較好」,這話對「學法律」的王部長來說肯定「聽不懂」。如果是因俄烏戰爭導致的「短暫」現象,所有國人都該「共體時艱」,但如果是因民進黨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而導致的「長期」問題,那蔡英文領導的綠政府應該欠國人一個交代,或者可以這麼說:是民進黨欠台灣人的「電」,這「電」可以是「名詞」的電,也可以是「動詞」的電(「教訓」),十一月的選戰就讓我們一起讓民進黨知道,他們真的欠台灣人的「電」。

(作者為國中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