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橋三分交通七分觀光 滿足所有人期望

(觀傳媒新聞金門報導)【記者郭嘉/金門報導】金門大橋的興建,主橋段五座顯眼的三角造型印入眼簾,這是由金門民眾票選出來的設計,大橋橋梁配置依海域水深變化區分為主橋段、邊橋段、引橋段、主橋段。

大橋主橋段為脊背橋型式跨越金烈水道,橋塔方案縣民票選結果採「穗心傳語、風情再現」語彙之高粱穗心造型,配合路廊跨越之海域寬闊,將與脊背橋之多橋塔形成意象互動,主橋再經由兩側邊、引橋的延伸細化,將使得全橋自然地融入整體海景之中。

而邊橋段的造型則是變斷面預力混凝土箱型梁橋,銜接主橋兩側,主跨配置150公尺,梁深由7.5公尺漸變至3.0公尺,銜接主橋端邊跨採110公尺,銜接引橋端邊跨則採100公尺,可使跨徑變化較為順暢和諧。

最後在引橋段方面,這是銜接邊橋與兩側大小金門陸域,主要座落於兩側淺灘區。橋型配置採等梁深預力混凝土箱型梁橋,跨徑配置主要為45~50公尺,梁深3.0公尺。

而橋面的車道配置上,不僅考量到車輛的交通功能,除雙向各配置1條混合車道外,還在橋梁的兩側布設有人行道以及自行車道,滿足駕駛與行人的人本需求。日後更可以依照交通量的成長,未來可升級為雙向兩線快車道、慢車道及人行自行車道。

金門大橋是一座兼顧綠色環境生態以及美麗景觀的橋樑,也讓大小金門之間的交通將不再受制於天候海象導致中斷,往來兩地的民眾將有一條全天候、便利又安全的道路。而且再從經濟效益面來看,金門大橋完工通車後,特殊之脊背橋高粱穗心造型,搭配金烈水道海天一體的天然景致,也將成為金門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地標,融合金門豐富的閩南、戰地、生態等資源,吸引遊客來金旅遊,促進金門地區觀光及經濟發展,成為觀光熱門新景點和金門最亮麗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