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  成大榮獲兩首獎

(觀傳媒台南新聞)【記者陳聖璋/台南報導】2023年第四屆《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揭曉,入圍6件的成功大學,獲得「在地共融」「福祉共生」兩首獎的肯定,連續兩年成為最大贏家。

成大以「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獲得「在地共融」首獎,評審肯定他們以各項大小計畫積極協助馬祖,進行不少在地文化轉譯、場域再造等工作;成大也以醫學院附設醫院的「宅善終~愛守護 - 優質的五全安寧居家照護」奪下「福祉共生」首獎,以安寧醫療的深刻與動人內容,讓評審給予高度肯定。

成大校長沈孟儒親自出席領「福祉共生」首獎,他指出,在宅終老可說是大部份人的願望,但要如何能把這人生的最後一段路走得順利平穩,除了專業之外,還需要大量的耐心與愛心,所以,安寧居家照護可說是「用生命來照顧生命,也是用生命來教育生命」,是最高的醫療典範。


▲成大建築系教授鄭泰昇(右)代表領取「在地共融」首獎。
(圖/成功大學提供)

「成大身為綜合型頂尖大學並擁有完整醫療體系,才能做好這件事」沈孟儒強調,大學除了善盡社會責任,更應注重實踐高等教育之公共性,成大將繼續努力提供南部地區乃至全國最好的醫療服務。 

成大建築系教授鄭泰昇代表領取「在地共融」首獎,他感謝名譽教授傅朝卿的帶領及校長沈孟儒、前任校長蘇慧貞富有遠見的大力支持。鄭泰昇指出,改造馬祖的計劃是在冷戰島嶼播種,期待未來開出藝術的花朵,帶有實現台灣價值的意義,藉此告訴全世界台灣是愛好藝術愛好和平的,因此,「大學USR計劃不僅是對台灣地方的創生,也對台灣整體負有一份責任」。

第四屆《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今年有120件參賽,角逐7組獎項,最終頒出7個首獎、16個楷模獎項。傑出方案除了「生態共好」、「在地共融」、「產業共創」、「福祉共生」、「人才共學」,新增「綠色校園」組,並於今年將綜合績效改為「大學永續報告書」。

獲得「在地共融」首獎的「戰地轉身.轉譯再生」是聚焦在馬祖軍事據點的空間再詮釋計畫。以設計力、文化力為出發的轉譯構想 與過往的據點建築基地對話,發展新的場域機能、開展新的空間意義與展演命題,豐富島嶼魅力。同時透過滾動式、階段性發生的實體行動,包括整合性策略規劃及關係採集、藝術採集與場域系統性呈現,進行動態資料累積與線上展覽。

成大以「戰地轉身‧轉譯再生」(2020-2022)為主題,做了全面性的統整與策略規劃。從「世界遺產潛力點」、「戰地遺產轉譯再生」、「戰地文化景觀保存、詮釋與再生」、「島嶼博物館/國際藝術島」四大面向,協助馬祖進行連江縣再造歷史現場計畫。


▲2023第四屆《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成大獲得「在地共融」「福祉共生」兩首獎。
(圖/成功大學提供)

成大以「宅善終~愛守護-優質的五全安寧居家照護」奪下「福祉共生」首獎,成大醫院安寧病房主任林鵬展副教授帶領團隊,當病人治癒率低,生命開始倒數計時,不只「cure」(治療),更要「care」(照顧)。

成大醫院「宅善終~愛守護-優質的五全安寧居家照護」的推動,就是希望照顧場景可以從醫院移回病人家中,除非必要,便不再回到醫院安寧病房。

所謂五全就是「全人」以病人為中心的身心靈照護、「全家」照顧病人、「全程」喪親家屬的哀傷撫慰、「全隊」結合團隊各職類專業提供全方面需求照顧、「全社區」與社區診所及居家護理所合作成就共好。

安寧居家提供末期病人在宅善終,讓家人在最後的生命時光中可以團聚,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下節省醫療支出,避免無效醫療,共創病人家屬、醫院、社會、國家的四贏局面。

1994年,台灣安寧療護推手趙可式在成大推動安寧小組,走過近30年,成大已組成一支全台最大的安寧照護大軍,從醫師、護理師、社工師、音樂治療師、靈性關懷師到志工一字排開,不分病人疾病、年齡,24小時輪值待命,跨領域提供創新舒適精準照護,成大安寧照護服務範圍跨兩個直轄市28個行政區。

隨著社會高齡化與服務口碑,成大安寧居家人數連年增加,2021年服務量突破9,000人次;服務人數來到623人,是全國平均的25倍。換算下來,成大病人的在宅善終比例高達81.8%,不只全台最高,還大幅領先歐洲的40.2%與美國的30.7%。

許多人會誤以為「安寧緩和醫療」等於「放棄治療」。成大安寧緩和共同照護中心主任、腫瘤內科醫師林鵬展解釋,「安寧,是提供更高規格的照顧,」事實上,安寧照護並不延遲或加速死亡,而是替病人理出最舒適、有尊嚴的照護路徑,從容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