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主越來越重視貓咪飲食品質,「鮮食派」與「乾飼料派」
台北多家動物醫院表示,
為什麼鮮食突然爆紅?
專家指出,台灣「貓咪飲食革命」主要有三大原因:
- 飼主意識提升,開始追求更天然的選擇
- 腎臟病病例多,使飼主更重視補水
- 社群時代,許多飼主分享自製鮮食經驗
寵物營養師表示:「很多飼主認為自己都吃得很健康,
鮮食 vs 乾飼料:哪個好?獸醫用「體質」決勝負
以下是兩種飲食方式的主要差異:
鮮食(主食罐、鮮肉餐、湯包)
優點:含水量高、適合腎臟病高風險貓、嗜口性佳
缺點:保存短、易變質、營養比例需非常精準
乾飼料
優點:營養穩定、保存容易、餵食方便
缺點:含水量低、部分貓咪易挑食或體重上升
獸醫總結:「兩者沒絕對好壞,重點是貓咪的身體狀況。」
三類貓更需要「高含水量飲食」
獸醫指出以下貓咪更推薦鮮食或濕食:
- 容易結石、泌尿道敏感的公貓
- 高齡貓(7歲以上),腎臟負擔較大
- 喝水量極低的天生不愛喝水貓
「貓是沙漠動物,天性不會主動喝太多水,
常見飲食迷思:營養師澄清
「鮮食一定比較健康」
若營養配方不完整,反而容易缺乏 taurine(牛磺酸)、鈣磷比例失衡。
喝水少就吃乾飼料泡水」
專家表示泡水會降低嗜口性,反而讓貓吃更少。
「自製鮮食=天然最安心」
若沒有營養師配方,長期可能造成慢性營養失衡。
專家建議:最安全的貓咪飲食策略
1. 「混合餵食」是最多獸醫推薦的方式
濕食+乾飼料搭配,可兼顧水分、營養與便利。
2. 換食須超過 7~14 天
太快更換飲食會導致嘔吐、拉肚子。
3. 多提供飲水刺激
貓噴泉、分散式水碗、冰塊湯包都是有效方式。
寵物飲食市場升溫:主食罐、無穀飼料、鮮食機成新趨勢
業者指出,台灣貓咪飲食市場規模已突破 百億元,消費者願意在健康上投入更多,帶動「功能性飲食」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