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彰化市彰南路行人庇護島今年事故頻傳,本月再新增3起車輛自撞案件,累計今年已11件,再度引發民眾討論設計是否影響行車動線。公路局彰化工務段表示,相關設施皆依規範設置,將以空拍方式檢討車流動線,並研議加畫導引線提高辨識度。

最新事故發生於23日下午5時40分,一名61歲許姓女子駕駛轎車行經彰南路一段往東方向,準備由外側車道迴轉時,疑似未注意車前路況,自撞行人庇護島。事故造成車輛左前保險桿擦損,庇護島指示牌斷裂。警方調查,許女酒測值為零,未造成人員傷亡。
警方指出,本月11日與17日也各有一起自撞事件,類似事故多發生在迴轉或轉彎動作中,駕駛常因視線死角、未減速或誤判轉彎半徑而撞上庇護島。三起事故中,駕駛酒測值均為零,顯示主要原因與操作不慎或未注意路況有關。

根據彰化警分局統計,彰南路沿線設有15座行人庇護島,今年迄今事故已達11起,讓到場處理的員警也感到困惑。不少民眾更在網路上戲稱該處彷彿成了「三寶檢測站」,討論度居高不下。
公路局彰化工務段長廖志彬表示,庇護島設置前後皆依規範辦理,並有黃黑斜紋基座、反光導標、「危3」警告標誌、「遵18」行穿線標誌等警示,且先前已邀請專家學者現勘確認「設計沒問題」。然而事故仍頻繁發生,仍需要從整體動線與駕駛行為進行檢討。
廖志彬指出,事故多集中在迴轉與轉彎路段,未來將利用空拍觀察車流軌跡,研議針對事故熱點加畫導引線,讓駕駛能在較遠距離辨識庇護島位置。他也提醒用路人,行經路口務必減速慢行、注意標誌位置,避免因一時疏忽造成車損與公共設施受損。

公路局也表示,由於庇護島與交通標誌屬公共財物,依規定將向肇事者求償。相關改善措施將在分析車流後提出,以降低類似事故再度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