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早產不是病!早產兒回娘家溫馨登場 醫療團隊分享成長關鍵

【警政時報 張家燁/新竹報導】中醫大新竹分院開院至今已迎接 8,374 位新生兒,其中早產兒達 713 位,首次舉辦的「早產兒回娘家」活動今溫馨登場,現場洋溢感謝與喜悅氛圍,家長們向婦產科主任蘇聖淵、兒科主任陳思融與所有醫護團隊表達感謝,陪伴他們走過早產的未知與挑戰,副院長沈名吟與兩位主任也代表醫院回應家長的信任,直言看到孩子們頭好壯壯長大,是醫護最大的鼓勵,也笑稱「歡迎家長繼續生小孩」,兒科主任陳思融特別強調:「早產不是病,也不是父母的錯。只要做好產檢、選擇具備新生兒加護能力的醫療院所,就是父母能做到的最大努力。」

兒科醫護人員示範新生兒照護與早產兒追蹤重點,向家長講解口腔發展與肌膚接觸的重要性,透過親切互動與衛教,協助家長在家也能安心照顧寶寶。(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兒科醫護人員示範新生兒照護與早產兒追蹤重點,向家長講解口腔發展與肌膚接觸的重要性,透過親切互動與衛教,協助家長在家也能安心照顧寶寶。(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親餵、肌膚接觸是關鍵力量,家長傅小姐回憶,孩子僅 30 週、體重 1,408 公克便提前報到,出生後一個多月依賴呼吸器與氧氣,喝奶時也常掉血氧,讓新手父母十分緊張,醫療團隊不僅密切監測,還在出院前數週陪著爸媽練習觀察血氧、調整餵食節奏,回家後更租借血氧機小心陪伴,未料,當爸媽開始親餵後,寶寶的血氧竟保持穩定,體重也快速上升,讓一家人放下心中的大石,最終順利退掉血氧機,如今孩子已三歲半,不僅發展正常,也無需早療課程,陳思融主任表示,父母的懷抱是最天然的良方,親餵可促進口腔肌肉發展;即使無法哺餵母乳,親密的肌膚接觸、氣味與擁抱,也能讓早產兒更平穩進步。

本院舉辦首場「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早產兒家庭返院同歡,場面溫馨熱鬧,醫療團隊與家長共同見證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歷程,象徵醫病攜手的溫暖力量。(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本院舉辦首場「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早產兒家庭返院同歡,場面溫馨熱鬧,醫療團隊與家長共同見證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歷程,象徵醫病攜手的溫暖力量。(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陳思融主任指出,早產原因多元,部分至今仍無法完全預防,因此選擇具備新生兒加護能力的醫療院所相當重要,由於早產兒器官未臻成熟,可能出現視網膜病變、腦部缺氧出血、壞死性腸炎等併發症,也較可能出現自閉症與過動症,院內設有「早產兒追蹤門診」並與早期療育團隊銜接,從醫療到心理提供全方位支持,至少追蹤至兩歲,及早發現問題才能有效改善,她也建議家長,在寶寶住院期間最能提供的幫助,就是母乳與「袋鼠式護理」,當病況穩定時,讓寶寶貼在家長胸前,不僅能穩定呼吸與心跳、促進體重增加,更是建立親子連結、幫助早產兒康復的重要溫度。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租屋詐騙!?新北三峽闆娘租到「車庫偽店面」慘被坑! 房仲、房東聯手誤導?創業2個月被迫收攤 恐遭工務局罰款
《獨家》圤智雨驚爆黃明志約炮「娃娃」翁雨澄 鹹濕對話及照片獨家曝光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