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花東新聞)【記者劉百瑞/花蓮報導】縣府於今(18)日由秘書長饒忠主持,假萬榮前進指揮所召開第4次災後復原會議,邀集相關局處及鄉公所共同檢視復原進度,持續討論針對道路、家戶、社區及排水溝持續清淤,以及民生安置、工程修復與等議題,縣府持續進行周邊環境的復原工程,儘快還給部落一個乾淨、安心的生活空間。

縣長徐榛蔚今日下午也藉由會議前特地前往萬榮鄉勘災,關心長橋排水系統、花45線周邊農田、忠一路及忠二路、明利村活動中心等地區清淤狀況,她表示,感謝所有參與救災與清理的同仁與團隊,目前各項復原工作正加速進行。其中花45線已完成清淤及道路沖洗作業,長橋排水清淤作業亦持續推動,預計於11月25日前可完成全線清淤,提升整體排水功能。

環保局表示,今日動用人力44人、機具43輛清運泥沙及廢棄物等,共計8,480公噸,並協助清除6家戶內淤泥,明利聚會所周邊預計將在11月20日完成清淤,所有臨時堆置場的淤泥移除作業則預計在11月25日前完成。縣府將持續監督進度,期盼環境能早日清理完畢,讓鄉親們儘快恢復正常、安全的生活。
社會處指出,由於此次馬太鞍溪溢流造成萬榮鄉及鳳林鎮許多家戶受災,社會處已開始調查受災家戶電器需求,將持續整合各方資源,與鄉鎮公所、社福團體共同努力,希望能讓每一份善意都能精準落實到最需要的地方,讓力量發揮最大效益,陪伴災區鄉親度過難關、重建家園。

農業處統計農糧災損截至今日,全縣農糧災損352萬元,主要受災作物被害面積以蕎麥188公頃為主,其次為2期水稻71公頃。另外,馬太鞍溪溢流,造成農田淤泥淹埋,依災情速報農田埋沒129.4公頃,其中萬榮鄉萬利段4.4公頃、鳳林鎮長橋段、中心埔段125公頃。農田損失金額約1億352萬元。
治安及交通方面,警察局持續於災區周邊執行交通管制、疏導及夜間巡查,確保鄉內民眾安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則表示,將針對災區啟動空域空拍作業,會與國軍密切聯繫。
縣府再次提醒鄉親,務必持續關注花蓮縣政府或各級政府發布之最新警戒資訊,雖然林保署規劃進行挖降引流進度,風險大幅降低,但仍須注意豪大雨或地震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地質脆弱形成新堰塞湖,提醒民眾須維持警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