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高屏新聞)【記者宋德威、陳佩琪/高雄報導】自 108 年山林解禁,加上疫情後登山熱潮興起,高雄柴壽山因鄰近市區、景緻優美而成為市民最常前往的郊山。然而原始林線錯綜複雜、岔路密布,刺藤、陡壁、毒蛇等天然風險更讓迷途與受傷事件不斷發生。為強化官方與民間團隊在郊山環境中的搜尋與救援能力,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於 11 月 4、15、16 日舉辦「第四屆 ORT 叢林搜索救援專長班」,以 GPS 應用、叢林穿越、夜間行進、繩索確保及傷患搬運等專業課程,建構科學化、實戰化的救援能力。
今年訓練最大亮點,莫過於三位貴賓百忙之中親臨現場、親自披掛上陣擔任『受困傷患』。立法委員邱議瑩與夫婿、前高雄市副市長兼中央通訊社董事長李永得,以及高雄市議員陳美雅,不僅到場支持,更親自深入柴山原始林線,以同理心體驗搜索救援過程,為警消與民間搜索救援編組帶來最接近實戰的訓練情境,也展現他們對高雄市民安全的高度重視。
邱議瑩與李永得共同扮演「受傷情侶」。邱議瑩分享,從等待人員接觸、接受包紮到被穩定固定並以繩索護送下山的過程中,她深刻體會到救援工作的艱辛:「這短短的演練讓我們彷彿重溫第一次以登山作為約會的回憶,但更多的是對救援人員的敬佩。他們的專注與細膩,都是為了確保每一位受困者安全回家。」
李永得以曾任高雄市副市長的角度表示,城市安全不只是在市區內,而是延伸到每一條步道、每一片林地:「今天體驗後更感受到警消與民間團隊的專業與負擔,他們所面對的環境充滿未知,但仍全力以赴。」
第三位貴賓陳美雅議員,是第二次參與此訓練。去年她到場替救援團隊加油,今年更主動請纓下場扮演「受傷的日本觀光客」,全程以日文與救援人員互動。她笑稱:「我還沒開始展現演技,就已經被定位、包紮、護送,速度快得嚇人!」但她也由衷感動:「這些技術與默契不是一天練成的,而是每天守護市民安全的專業積累。」
訓練課程由山域專家李麗瑛教授學員 GPS 地圖系統與定向技巧;中華戶外探險協會雲豹工作隊教官群則帶領學員在內惟古道、南柴壽山進行全程實作,從刀斧開路、叢林穿越、繩結確保、危機處理、夜間行動到困難地形通過皆逐一實操。理事長宋汝夔指出:「『搜』與『救』是兩個不同的專業,搜索能力必須依照地域特性調整。我們致力推動科學化搜救,也希望政府能持續推廣民眾的自救與戶外安全知識。」
消防局主任秘書劉一娟提醒,柴壽山雖緊鄰市區,卻因天然野徑密集、岔路錯綜,加上刺藤、陡壁與多變的生態環境,使救援行動充滿不確定性。她強調,即使熟悉登山,也必須保持高度警覺,絕不能輕忽任何風險;因此警消與民間團體透過定期訓練與實地熟悉,才能在第一時間迅速掌握方向、突破地形限制,安全抵達待援者身邊。
第二大隊大隊長樓振宇則表示,郊山看似親民,但複雜程度不亞於高山,透過初階、進階培訓使更多警消熟悉特殊地形,才能在民眾遇到危險時第一時間接觸與救援。
現場同時宣導淺山健行安全知識,包括適當裝備、離線地圖、水糧補給、照明設備,以及避免單獨入山等基本觀念。
在三位貴賓的親身體驗下,今年的 ORT 搜索救援訓練不僅更完整、更逼真,也讓社會看見:守護山林安全,不只是警消與救難團隊的責任,而是每一位關心高雄的公僕與市民共同的使命。高雄正朝向一座「戶外更安全、市民更安心」的城市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