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政時報 簡郁峰/台北報導】
台灣職人與工藝的淬鍊與匯流,寫出全新的風味口感新浪潮。以「老岩泥」與「多層次燒」聞名的陶作坊,攜手有「陶甕之父」稱譽的陶甕烘豆機開發者吳永海及其品牌「陶公鼎」正式合作,取得其系列陶甕內膽烘豆機的全球唯一授權獨家代理權(製造商自營銷售通路除外),負責銷售與售後服務。雙方以台灣陶瓷工藝為核心,結合陶作坊多年的「以器引茶」與 延伸的咖啡品牌「奧利Aurli」營運經驗,讓「器—豆—機」一體化體驗,開啟陶甕烘焙的新世代。
2025台北國際咖啡展(11/14–11/17)這兩個以「陶」出發,立足台灣,多年淬鍊風華的品牌,要和台灣與全球展示台灣以工藝詮釋的咖啡烘焙新文化篇章。當天兩款重量級陶甕烘豆機(小金剛2A Plus 0.6kg與 陶藝焙匠1.5kg),限定發行「LIN × WU 」雙品牌創辦人簽名珍藏版,邀請舊雨新知體驗「陶甕烘焙」的新世代。
林榮國:「器—豆—機」連線 「從窯口到杯口,用對器具喝杯好咖啡」
陶作坊攜手陶公鼎,強強聯手 迎接「陶甕烘焙」
主張「以器引茶」的陶作坊,善用陶製作茶器具,延伸咖啡器具開發不遺餘力,旗下奧利Aurli品牌,一直思考讓商家和消費者「器—豆—機」更完整的一體化體驗解決方案。這次導入陶甕內膽烘豆機的委託製造、代理銷售,教育與服務,訴求以陶甕遠紅外線熱特性,帶來更均勻的穿透式烘焙,「奧利Aurli」串聯自烘豆、沖煮器具與教育服務,打造從烘豆到杯測的完整解決方案。
陶作坊創辦人林榮國董事長很有信心的表示,「我們把在茶器的熱傳思維,延伸到咖啡烘焙。陶質內膽的遠紅外線與熱慣性,讓烘焙更接近風味本質。這次與陶公鼎的合作,讓『器—豆—機』真正連成一條線,從窯口到杯口,台灣做得到!」
玩陶40幾年的陶公鼎創辦人吳永海特別指出為何好的咖啡豆卻烘失敗?他表示問題不在豆子,而是機器,陶是一種很乾淨的材質,用陶器烘出來的咖啡可以達到乾淨的咖啡豆,原本陶聚熱高,導熱慢特性,透過研製後達到聚熱高,導熱快,藉此陶甕烘豆機可以穩定火侯,將花香、果香保留住,讓咖啡溫順醇厚。
吳永海說,陶甕烘豆和金屬烘豆,在口感上會有很大差異,陶烘豆因均勻溫度,使每一顆咖啡豆都可熟透,水會百分百蒸發,不會像市售咖啡豆因含水產生霉味,對人體比較好,而在風味上,陶烘咖啡即使以淺中烘焙,「綠原酸」也會退化轉甘甜,中深烘焙更會出現獨特的醬香味。
吳永海投入陶甕烘焙技術10年磨一劍,累積多項專利與標準流程。這次藉由與陶作坊結盟,將陶甕烘焙專業知識,透過全球唯一授權獨家代理模式,服務到更多專業烘豆師、品牌門市與消費者。
布局咖啡市場
「自烘經濟學與ESG故事線」盼有磁吸效應
加上了「陶甕烘豆機」,咖啡市場的布局更向前一步,林榮國有一套「自烘經濟學與ESG故事線」主張,他認為藉由自烘提升「毛利結構」與「供應鏈韌性」,同時以在地陶瓷工藝與可長期維修的模組化設計回應ESG永續議題(耐用、可修、在地化)。品牌端可以發展「烘豆 × 器具 × 課程」規劃為會員方案,長期形成可複製的商業模型。對於中小型烘豆商或門市,林榮國認為以自烘讓商家毛利提升,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很多人好奇為何「陶」會帶來的烘焙優勢?陶公鼎主力機型「小金剛 Aplus」採陶質內膽搭配遠紅外線穿透熱,有別於市面常見的不鏽鋼或鑄鐵罐身,烘焙時能以輻射為主、對流為輔的熱傳機制,帶來更柔和且由內而外的穿透式受熱,對厚實生豆更友善,降低外焦內生風險。實測杯測風味呈現更為通透、乾淨,層次感清晰,歡迎咖啡達人與愛好者在展覽期間親自到展場攤位盲測。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圤智雨驚爆黃明志約炮「娃娃」翁雨澄 鹹濕對話及照片獨家曝光
【獨家】【精品詐騙風暴】新北警所長未婚妻竟涉417萬精品詐騙 南山區經理喊冤自身亦受害 5500萬連環坑案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