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70歲黃姓婦人今年9月初發生嚴重車禍,送抵衛福部彰化醫院時全身多處骨折、血壓驟降至62/28毫米汞柱,生命垂危。經胸腔外科、骨科及一般外科醫師團隊共施行7次手術後,黃婦終於脫離險境,並展開復健治療,她堅強不放棄的意志,感動全體醫護,成為醫療團隊心中難忘的「奇蹟病人」。

黃婦住進加護病房長達18天,終於脫離險境,轉入普通病房持續復健與高壓氧治療。如今雖仍需坐輪椅,但她已能露出笑容談起往事,語氣淡然,彷彿只是生活的一段考驗。她回憶,當天完成太空包工作準備返家途中,遭一輛小貨車迎面撞上,接下來的畫面全是一片空白。

送抵急診時,黃婦遍體鱗傷,右上臂開放性骨折、右側血胸,鎖骨、肱骨、橈骨、骨盆、脛骨、腓骨等多處骨折,連胸椎第6至9節及胸骨都受損。由於出血量大、血壓持續下降,醫院立即啟動創傷小組,全力急救。
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指出,病人肋骨21處骨折、胸廓變形、氣胸及血胸,形成嚴重的「連枷胸」,呼吸困難且併發肺炎風險高。準備進行開胸手術時,卻又出現延遲性小腸破裂,必須先由外科緊急切除部分小腸,再回到胸腔手術,可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林聿騰說,醫療團隊利用3D影像重建胸廓,以微創方式植入鈦合金骨板與骨釘固定肋骨,穩定胸腔結構,讓她能重新呼吸。之後再由骨科接手進行四肢與骨盆的修復手術。

骨科醫師陳柏辰形容,黃婦的骨頭碎裂狀況「就像散落一地的拼圖」,每一塊都得耐心復位固定。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黃婦在加護病房時即使插著呼吸管、渾身不能動,仍努力睜開眼,以堅定目光向醫護表達感謝,那雙眼睛充滿了求生意志。
「她沒有一句抱怨,只有想活下去的力量。」陳柏辰說,隨著病情逐日穩定,黃婦逐漸能說話、微笑,醫療團隊也被她的勇氣激勵。他感嘆,醫療的意義不僅是治癒身體,更是見證生命在困境中再次綻放的奇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