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我要掛小耳醫師!」在彰化醫院服務台,這句話每天都能聽到,尤其是從南彰化偏鄉來的阿公、阿嬤口中。他們說的「小耳醫師」,正是骨科醫師王守吉。王醫師左耳小耳症先天聽不到,靠右耳傾聽病人,但這並未成為障礙,反而成了病人心中的親切代號。

王守吉今年56歲,目前擔任彰化醫院醫務秘書及骨科主任,今年榮獲衛福部資深典範醫師獎,是五位得獎者之一,11日將於衛福部受獎。他曾在中國醫大附設醫院任職8年,之後在彰化醫院服務已22年,期間建立起深厚的口碑與病人信任。
談起「小耳醫師」這個外號,王守吉微笑說:「我從不在意,如果介意,也可以去整形,但沒必要。」他左耳小耳症自出生就有,生活未受影響,小時候雖曾遭嘲諷,但這些都沒阻礙他成為病人心中可靠的醫師。「這只是我的面容特徵,也變成病人記住我的方式,很自然的事。」

身處南彰化偏鄉,王守吉深知長輩常因經濟或顧慮拖延治療。他秉持「不過度醫療」的原則,能用健保解決的就不建議額外花費。他指出,許多長輩因疼痛而不敢動,導致肌力下降、骨質流失,甚至增加骨折風險。
王守吉也提到人工膝關節手術的案例:一位65歲婦女膝關節畸形,早在十年前就應手術,但因拖延生活受限,直到最近才置換人工膝關節,術後滿意度極高。他表示,這類案例讓他更加堅定推動健康老化的信念。
王守吉說,偏鄉長輩的健康問題往往累積多年,需要耐心與持續關懷。他強調:「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以病人為中心,不是追求名利,而是讓病人過得更好。」對長輩而言,他就是那位「用一隻耳朵、一顆心,耐心傾聽每個病人故事的醫師」。

獲得資深典範醫師獎,王守吉依舊低調:「我只是做我覺得對的事。」他用專業、耐心與真心,守護偏鄉長輩健康,也讓「小耳醫師」的稱號,充滿溫暖與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