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亞美館)於114年11月8日隆重開幕日本當代藝術大師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在台灣的首度美術館個展《眾生共命:宮島達男》。開幕記者會於今(7)日上午舉行,亞洲大學蔡長海創辦人、蔡進發校長、亞美館李玉玲館長及藝術家宮島達男親臨現場致詞,與各界貴賓共同見證這場藝術盛事。
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以人文藝術厚植教育願景
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表示,亞洲大學創校24年以來,秉持教育的熱忱與使命,不僅在國際評比中屢創佳績,更致力於培養學生的人文藝術素養,實踐「國際化、創新化、人文化」的教育願景。
亞美館自2013年開幕以來,作為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安藤忠雄在台的首件建築作品,象徵著亞洲大學對藝術教育的長遠承諾。我們特別邀請前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博士接任兩館館長,在李館長的帶領下,今年特別策劃宮島達男《眾生共命》特展,呼應亞洲大學「全人教育」的核心精神~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共生。
未來,亞洲大學和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將持續在教育、藝術與人文關懷領域深化合作,共同邁向新的里程碑。

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宮島達男以「數字」探討生命哲學
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指出,亞美館自成立以來已策辦多場國際級展覽,包括趙無極、羅丹、阿曼、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等世界名家展覽,並與哈佛、史丹佛、東京大學等名校舉辦論壇交流,展現高度的國際能見度。
他特別介紹宮島達男的創作理念~「持續變化(Keep Changing)」、「連結一切(Connect with Everything)」與「永無止境(Continue Forever)」,以及藝術家長期以LED數字作品探討人、時間與存在之間的關係。宮島先生的作品兼具科技與哲理,讓觀眾得以透過數字與光影思索生命的流轉與共命。

亞美館館長李玉玲:以「當代藝術大師系列」開啟亞美館轉型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館長李玉玲表示,本次Human Life as Collective Experience《眾生共命:宮島達男》是她上任後策劃的首檔展覽,為亞美館成立12週年揭開轉型新篇章,並作為「當代藝術大師系列」的序幕。
李館長回顧自己在1998年首次接觸宮島作品時的印象,讚賞其以數字、光影展現純粹與無限變化的特質。此次展覽歷經近一年籌備,除了集結宮島達男過往超過30年的精彩作品,更邀請與霧峰地區長者、小學生、原住民族語教師、亞洲大學師生共同創作,實踐藝術家「Art in You.(眾生皆有藝性)」的精神。
她強調,《眾生共命:宮島達男》呼應安藤忠雄的建築語彙,融合生命、環境與人文關懷,象徵亞美館「跨出校園、跨域對話、連結國際」的全新方向。

宮島達男:戰爭的反意詞是藝術
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在致詞中表示,這次在台灣舉辦首場美術館個展,能與眾多參與者共創,令他深感感動。他特別感謝亞美館、李玉玲館長、中亞聯大師生及霧峰地區民眾的投入,讓展覽成為真正的「共命」實踐。
他指出:「藝術家的存在並非孤立,而是與所有共創者、觀眾共同完成作品的整體。」宮島進一步分享,他認為「戰爭的反意詞不是和平,而是藝術」,因為唯有藝術能讓人們感受共情與喜悅,並修補分化的世界。他相信藝術根植於教育,而美術館正是孕育共感與創造力的重要場域。

展覽以共創與光影,探討生命的連結
《眾生共命:宮島達男》展出13組作品,包含2件全球首展新作、5件與台灣民眾共創的作品,呈現藝術家以LED數字探索時間與生命循環的創作脈絡。亮點作品包括〈十界互具〉、〈變動之畫〉、〈計數語言網絡〉與〈計數之聲網絡-台灣〉等,透過光影變化與多語倒數聲,展現「萬物相連」的哲思。
展覽於安藤忠雄設計的亞美館空間中展出,數字光影隨日照變化,與建築結構相互對話,呈現時間、空間與生命的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