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北港武德宮5日在廣天大道院舉行新書發表暨簽書會,歷經五刷、廣受好評的《天官武財神扶鸞濟世實錄-內壇見聞》再版上市!並同步發表由中央研究院李豐楙院士與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林振源教授共同主編的學術新作《武德之靈祕見聞錄》,兩位學者今日也親臨發表會現場,與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對談「扶鸞文化的傳承與未來」。

北港武德宮供奉主神天官五路武財神,香火鼎盛,享譽全台。「扶鸞」為財神信仰中最重要的傳遞神旨方式之一,武財神借鸞生以桃筆揮出七言鸞文傳達旨意,濟世救民、指引迷津。武德宮除每月逢農曆尾數一、四、七日開壇舉行「公壇」外,亦設有「內壇」,專為宮務請示及重大急難病苦個案服務。

《內壇見聞》自初版以來深受各界關注,歷經多次再版後,於今年十月底推出「全新封面版,並以「鸞鳥」為主視覺,象徵承載神諭,寓意慈悲迅疾而至、護祐無所不在,更利於新讀者辨識。該書為林安樂主委十年第一線觀察與記錄武德宮「內壇」公案的第一人稱書寫,從選拔與訓練乩手、神人磨合,到協助重大病苦與急難個案,呈現現代醫療與宗教實踐在「因與果」層面的互補視角,並觸及信眾關切的事業等議題。

《武德之靈祕見聞錄》為北港武德宮與政治大學「產學合作計畫」的重要成果之一,全書收錄三十六位親歷者的口述見證,並由十一位學者以田野實錄方式進行訪談與史料對照,以公正嚴謹筆法還原現代工商社會中流傳的武財公神蹟與武德信仰脈絡,為學界與社會提供珍貴的一手扶鸞文化資料。

李豐楙院士表示,《武德之靈祕見聞錄》以田野訪談與史料對照的方式,以公正嚴謹筆法呈現當代信仰現象,是研究臺灣宗教實踐的重要里程碑。林振源教授則指出,扶鸞信仰不僅是民間信仰的核心形式,更是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透過系統化紀錄與出版,可促進社會對宗教文化遺產保存的重視,並為臺灣宗教文化走向國際奠定基礎。

武德宮主任委員林安樂表示,早在民國99年(2010)台中洲際棒球場舉行的「武德中台聯境」上,親見兩萬五千名分靈宮廟信眾齊聚之震撼,因而發心以系統性方式記錄見證。上任後,他走訪各地分靈宮,聆聽企業興衰轉折、重症轉危為安、孝行感格等真人實事,更深刻體會若無專業記述與存檔,珍貴經驗易散佚於人群記憶之中。本書即是以學界方法與田野紀錄,將口耳相傳之經驗沉澱為社會可理解、可評估的公共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