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聞網 記者/林偉志
圖/unsplash
全球股市頻創新高,台股加權指數站上2萬8千點大關,但許多穩健存股族卻開心不起來。由於今年股市漲幅多集中在特定大型權值股,擠壓到高殖利率股的股價表現,加上當前股價高漲,使得整體股利率表現不像過往亮眼。因此不少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開始將目光轉向「掩護性買權ETF」,由於該標的的權利金收入類似「收租金」的概念,加上相對不受到全球股市波動、利率環境的影響,成為存股族的投資新寵。
「股價這麼高,現在進場,殖利率沒有過去漂亮,那還能繼續存嗎?」、「手上高殖利率股雖賺到利息,但卻賠掉價差。」今年來不少存股族都有類似的心聲。
由於股票殖利率是用年度現金股息除以當前股價去計算,但股價隨時都在變化,因此當股價被拉高甚至創高後,殖利率反而會下降。舉例來說,假設鴻海今年配發5塊現金股利,當鴻海股價在150元時,此時殖利率為7.5%,但如果鴻海股價漲到250元時,殖利率則降至2%。
法人指出,以美國標普500指數為例,今年來漲幅達17.2%,隨著股價頻創新高,2025及2026年整體預估的股利率也跟著下降,僅分別約1.19%、1.24%(Bloomberg;10月30日),遠低於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4%左右水準,若從股利收益率及投資風險角度,美國標普500指數預估股利收益率水準偏低。
那麼,追求穩健收益的存股族該如何調整投資組合?法人表示,目前市面上有些基金開始將資產配置在「掩護性買權ETF」,由於該標的是透過賣出買權來收取權利金,因此在市場盤整或下跌時,相對其它資產更能起到穩定收益的效果。一般來說,掩護性買權部位占基金比例越高,代表投資組合或該基金有較穩定的權利金收益及降波動能力。
根據統計,以Global X所發行標普500指數被動式掩護性買權ETF為例,截至6月30日過去12個月權利金收入分配之收益率達13.81%,明顯高於美國標普500指數預估股利率水準,更是今年美國標普500指數整體股利率的10倍。
攤開市面上有納入掩護性買權的基金產品,包括:「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富邦台美雙星多重資產基金」、「中信策略優利多重資產基金」,及11月發行的「柏瑞美利堅多重資產收益基金」。其中,中信策略優利多重資產基金,配置掩護性買權比重最高近40%,目前為業界最高。
法人表示,配置高比重的掩護性買權ETF,雖意味著要犧牲的上檔空間較多,但也讓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度進一步降低,並達到穩定收益的效果,對於想追求穩健收益的存股族,在全球股價創高、波動度及不確定性加劇的環境中,成為另一項資產配置的選擇。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