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貓主食大比拚 罐頭水分高乾糧方便吃?營養師揭「黃金比例」關鍵

貓主食大比拚 罐頭水分高乾糧方便吃?營養師揭「黃金比例」關鍵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市面上貓咪主食五花八門,從罐頭、鮮食到乾飼料,標榜「營養均衡」、「高蛋白」、「無穀」等字眼讓飼主眼花撩亂。到底該怎麼挑?動物營養師指出,關鍵不在「形態」,而在「營養比例」與「食材品質」,只要掌握幾個原則,就能讓毛孩吃得健康又安心。

蛋白質是核心 動物性來源最關鍵

貓是絕對肉食性動物,營養師強調:「蛋白質至少應佔整體熱量的40%以上,其中超過九成應來自動物性來源。」若配方中豆類、馬鈴薯或玉米粉過多,代表蛋白質比例偏低或植物性蛋白佔比過高,長期恐造成腎臟負擔或肌肉量不足。推薦成分排序上,以「雞肉、牛肉、魚肉」等真實肉類為首,避免「肉粉」、「副產品」等模糊標示。

水分攝取量 罐頭與鮮食更優

「貓咪不愛喝水,是許多泌尿問題的主因。」營養師提醒,罐頭及鮮食的水分含量高達70~80%,能有效降低尿液濃度、減少腎臟壓力。若飼主以乾飼料為主食,建議搭配流動飲水器或副餐湯品增加攝水量。
她補充,乾飼料雖方便保存,但製程高溫可能破壞部分胺基酸與維生素,營養穩定性不如濕食。

鮮食風潮夯 但衛生與比例是關鍵

近年鮮食、冷凍生食盛行,不少飼主親手為貓烹調。營養師提醒:「自製鮮食應遵守鈣磷比1:1~1.2、脂肪佔熱量20~30%、碳水低於10%。」若未經獸醫或營養師設計,長期缺乏礦物質可能導致骨骼脆弱或心臟問題。
此外,生肉需注意冷鏈與細菌污染風險,建議至少燙煮表面殺菌再餵食。

如何挑選適合貓咪的主食?
營養師提供三大判斷原則:

  • 營養比例標示清楚:符合AAFCO或FEDIAF營養標準。
  • 成分透明可追溯:以「完整肉類」為主,不含人工防腐劑。
  • 依年齡與健康狀況選擇:幼貓需高熱量、高蛋白;熟齡貓則重視腎臟保護與低磷配方。

營養師建議:「多元飲食、逐步轉換」

最後,專家建議飼主可採「濕食+乾糧混搭」方式,既保留方便性,又能增加水分與風味誘因。「重點是觀察貓咪狀態:毛質亮、便形正常、活力穩定,就是最適合的飲食方式。」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