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登場之際,彰化市公所結合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推動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選定陳稜路為示範街道,推出首個「行人優先區」街道實驗。市府希望透過臨時性街道改造,引導民眾親身感受「安全、舒適、友善」的步行環境,同時展現城市設計與人本交通的可能性。
彰化市長林世賢表示,陳稜路串連彰化車站至八卦山,鄰近小西商圈,長期受到地方組織的努力經營,已成為旅遊必訪的文化街區。街道沿線聚集特色小吃、咖啡館與文創店家,假日時段人車流量幾乎各占一半,顯示步行與車行需求並存。
根據內政部於113年通過的「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直轄市與縣(市)主管機關可在行人密集區設置行人優先區,規範車速不超過時速20公里,並可設置減速丘、減速平台、曲折車道等設施,同時禁止按喇叭,以降低行人受傷風險。彰化市公所表示,此次改造以「慢速車流、優先步行」為核心理念,並透過臨時設計實驗,邀請民眾共同參與街道佈置。
林世賢說,活動於10日正式展開,民眾透過報名組隊,親手將路側空間變成充滿創意的公共場域。團隊設計內容多元,包括將路側改造成野餐休憩區,提供民眾坐下聊天、享用特色小吃的空間;亦有團隊結合彰化飲食文化,設計互動遊戲,讓遊客在街道上邊玩邊認識地方美食;還有團隊打造路邊孩童遊戲場,期待街道能包容各年齡層使用者,呈現「人人共享」的公共空間。
改造展示將持續至今(12)日,地面繪製內容則保留至台灣設計展結束。林世賢指出,這次實驗不僅呼應全國人本交通政策,也希望透過設計展觀光量能,讓民眾切身感受友善街道的價值,並啟發民眾對未來彰化城市公共空間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