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簡勇鵬/雲林報導】臺大雲林分院自2004年完成首例器官捐贈勸募,迄今已圓滿23位病人成就大愛,也在2023年在院內中廊設立器官捐贈者紀念牆,而今(8)日正式進行「器官移植醫學中心」揭牌儀式,同時為上(9)月5日完成器官捐贈的浦育笙先生大愛嵌上紀念牆,是為該大愛紀念牆的第23位器官捐贈者。
臺大雲林分院自2004年完成首例器官捐贈勸募,2012年起與台中榮總合作,至今(2025)年9月5日,已圓滿23位病人成就器官捐贈大愛;期間在2021年COVID-19疫情嚴峻之際,仍完成6例器官與組織捐贈,創下年度新高;2023年春節更完成一例多器官、多組織捐贈,讓20位病人受惠;並累積多年來完成心臟、肝臟、腎臟、肺臟、角膜、皮膚及骨骼等捐贈,幫助數十名病患重獲新生,也於2023年在雲林分院院內中廊設置紀念牆,紀念器官捐贈者遺愛人間的大愛精神,也奠定今日「器官移植醫學中心」成立的堅實基礎。
今(8)日上午,臺大雲林分院的「器官移植醫學中心」舉行揭牌儀式,象徵雲林地區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郭威中專門委員、臺灣大學張上淳副校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李明哲董事長、臺灣國家眼庫主持人胡芳蓉教授、臺大醫院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陳益祥主任等,共同見證這項醫療發展的重要時刻。
雲林分院院長馬慧明指出,在雲林推動器官捐贈並不容易,過去我們面對傳統觀念與資源不足的挑戰,但醫療團隊始終堅持,自2004年完成首例勸募以來,至今已協助23位病人圓滿成就大愛;而這位第23位個案為34歲的浦育笙先生,自發性顱內出血併腦疝脫,最終造成腦幹功能喪失,經家屬展現出無比勇氣與大愛,毅然決定完成捐贈,並在上(9)月5日晚上完成摘取手術,移植眼角膜造就兩位患者受惠,另移植肝臟給一位50多歲的患者受惠;因此在今天的中心揭牌儀式中,也將第23位捐贈者的浦育笙名字嵌上「大愛紀念牆」,成為這個空間永恆的印記。
馬惠明表示,器官捐贈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正如紫斑鳳蝶在雲林羽化重生,化身為飛舞的希望,捐贈者的愛也將隨風展翅,延續不息;且器官移植是一場生命的接力,需要醫療、家屬與社會攜手;然而今天的揭牌,不僅是一個開始,更是一個承諾;臺大雲林分院將持續推動尖端醫療、培育人才、深耕社區,讓愛的種子在雲嘉南生根發芽,照亮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