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薛秀蓮 / 台北報導】一場突如其來的詐騙事件,意外開啟了尚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仁)與公益機構合作的新契機。這家以食材供應為主的企業,原本只是接到一筆「愛心物資」的訂單,卻在交貨後發現中間人消失、貨款未付,最後才驚覺成為詐騙集團的「棋子」。
在釐清過程中,尚仁首次與公益機構台北市私立聖道兒童之家有了直接交流,也更深刻看見公益體系內的真實需求與挑戰。
「我們發現,雖然物資充足,但往往集中在當季盛產、價格較低的農產品,像是蛋白質這類高營養食材卻非常缺乏,這直接導致了兒童之家的孩童們面臨營養失衡的問題」尚仁表示,這樣的「營養失衡」問題,讓公司開始思考如何讓公益捐贈更貼近受助者的需要。
事件曝光後,不僅有其他食材供應商自發加入捐贈,更讓尚仁逐漸建立起「供應商串連」的公益模式。他們相信,公益不該只是一次性的物資給予,更需要延續性與影響力。因此,除了物資,尚仁也開始規劃為育幼院孩子提供就業與實習機會,幫助他們銜接社會。
對公益合作的省思:信任機制與第三方審計的必要性
尚仁的經歷也凸顯了公益領域在資訊安全上的挑戰。尚仁坦言,當初的事件讓他意識到:「對於像我們這樣的非專業人士而言,我們所能看到的往往只是最表層、最容易偽造的資訊。真正有心要隱藏舞弊的組織,外行人是很難察覺的。」
因此,尚仁的呼籲,凸顯了公正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必要性:「如果能有一個足夠公正、具備專業能力的中立單位,建立起一套信任機制與審計制度,並持續地將每一個合作夥伴進行落實查核,將能大幅提升整個企業對公益領域的信任度。」
星芽:資源投入與永續循環
星芽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芽)長期協助企業與公益組織建立合作,推動社會參與更有實效。星芽表示:「企業資源用於社會支持的模式,正是我們希望推廣的永續合作之道。企業的力量不只是資源,更是一股帶動公益循環的力量。」
星芽認為,這段從意外事件展開的公益之路,已經成為尚仁品牌文化中,展現正向與韌性的重要一環。面對未來,星芽呼籲:「企業不應只是單純的捐贈者,更是公益的共創者。唯有攜手合作,才能建構一個提供持續性幫助、並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社會支持系統。」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Google廣告吸血黑幕曝光!寵物殯葬霸主怒控:惡意點擊如搶劫、廣告費暴增3倍竟換來殭屍流量
【獨家】基督徒假聖名吸金實錄(上)以「同工」之名行詐騙之實?張偉德黃金跟單事件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