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修復式司法近年來在刑事體系中逐漸受到重視,其強調透過加害人、被害人與社會三方的對話,實現責任承擔、傷痛修復與關係重建,進而推動社會和平與正義。雲林地方檢察署為深化理念並落實推廣,今年九月接連舉辦研討會及電影賞析活動,為修復式司法注入更多社會能量。
9月16日,雲林地檢署舉辦「修復式司法個案研討教育訓練」,邀集觀護人、修復促進者及榮譽觀護人等15餘名成員參與。會中由資深督導廖怡婷律師針對修復案例進行深入探討,透過實務經驗分享,引導與會者進一步理解修復對話的核心價值。
緊接著在9月30日,雲林地檢署率先響應由彰化地檢署發起、臺灣高檢署指導的「環台修復式司法影展」,並與士林、苗栗、臺中、橋頭及臺南等地檢署跨署合作,展現司法單位攜手推動修復理念的決心。當日約有60餘名檢察署同仁、修復促進者與相關領域專業人員參加,觀賞入選「金馬影展 x 司法影展」的影片《那些受傷的臉孔》。影片真實呈現加害人與被害人透過修復機制進行對話的歷程,觸動人心,也讓與會者深刻體會修復式司法的力量。
雲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張富鈞致詞時指出,修復式司法能減少訴訟負擔,更能化解衝突、修補傷痕,修復促進者的角色在此過程中至關重要。他強調,司法不僅是懲罰,更應成為促進社會和解與重建信任的重要契機。
同場活動也邀請彰化地檢署臨床心理師蘇玟勻進行觀後講評,從心理專業角度解析加害人與被害人的心靈狀態,引導與會者思考司法柔性力量在現實社會的運用。
雲林地檢署表示,此次系列課程與影展不僅深化了專業人員的修復知能,更讓參與者從案例與影像中體驗修復司法的真實力量。「環台修復列車」已啟程,未來將持續推廣,期望能走進更多社區與人心,讓善意與和解在社會各角落生根發芽。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