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猴硐礦工文史館重現煤鄉不能被遺忘的故事

猴硐礦工文史館重現煤鄉不能被遺忘的故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觀傳媒新北新聞)【記者蔡宇辰/新北報導】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猴硐礦工文史館百大文化基地重現煤鄉不能被遺忘的故事!目前館內展出日本山本作兵衛先生與周朝南先生跨世紀的坑內手繪圖與相片,以及民國五十八年瑞三礦坑大災難的珍貴史料,這些珍貴的歷史足跡,在文史館裡持續傳遞,成為啟發下一代的重要力量。

走進猴硐礦工文史館,年逾八旬的周朝南館長、七十多歲的毛振飛,以及園區內的其他老礦工們,正是猴硐礦場的守護者。他們守護的不僅是昔日的礦場,更是臺灣早期經濟起飛的輝煌記憶;那份榮耀的歷史,是他們一步一腳印的努力與奉獻。

猴硐礦工文史館重現煤鄉不能被遺忘的故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文史展示間展示著當年礦工所使用的工作器具。(圖/記者蔡宇辰翻攝)

坐落於「瑞三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瑞三本礦坑口旁的猴硐礦工文史館創立於2019 年,由礦工們貢獻自己的老人年金,自發性搜集從日治時期、戰後到近代 的各類文史文物與礦業器具。他們一步步築起自己的礦業小旅行,讓來訪的遊客在導覽中深入礦坑、理解當時的工作環境。這些導覽雖沒有華麗詞藻,卻承載著礦工們真實的經歷與生命記憶,每一段故事都帶著礦鄉的厚重感。

一群來自新北市與台北市的國小學生前來參訪,透過老礦工吳寶銀、林正福老師的現身說法,親眼看見礦坑器具與文史資料,學生們驚訝於昔日礦工必須背負的辛勞與風險。透過這段沉浸式的文化體驗,他們不僅學習到煤礦產業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也深刻體會到礦工們以生命換取國家建設的無名付出,課堂之外的一堂歷史課,讓孩子們滿載而歸。

猴硐礦工文史館重現煤鄉不能被遺忘的故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老礦工林正福老師為學生講述礦工的裝備與重要性。(圖/記者蔡宇辰翻攝)

猴硐,不只是貓村,煤鄉更是一段不能被遺忘的故事。從文史文物的閱覽中,看見煤礦產業如何奠定臺灣早期的經濟基礎;礦工們用自己的血汗,一掘一掘挖出臺灣的經濟奇蹟。猴硐礦工文史館除了平時的遊客導覽,也非常歡迎學校、團體、公司行號預約,走進煤鄉,來一趟文化小旅行。這裡不僅是礦工們守護記憶的場域,更是讓下一代認識並銘記煤鄉故事的重要教育基地。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