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醫進家門、照亮偏鄉 北港媽祖醫院登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

醫進家門、照亮偏鄉 北港媽祖醫院登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院長吳錫金與團隊於2025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展館合影。(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2025年9月25日至27日,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攜手雲林縣政府衛生局,共同參與於南港展覽館舉辦的「2025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展現雲林海線偏鄉從急重症到長照整合的成果,並以「不讓偏鄉成為醫療孤島」為核心理念,推動醫療平權。

醫進家門、照亮偏鄉 北港媽祖醫院登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團隊於2025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展館合影。(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北港媽祖醫院長期深耕雲林海線,逐步建立急重症醫療、慢性病管理、長照整合服務與社區健康促進網絡,服務涵蓋超過海線75%鄉鎮。院方秉持「住院之初即為出院準備」理念,結合縣府「關雲長」計畫,打造無縫銜接醫養照護網絡,讓病人從住院、出院到長照服務皆能順利轉介,2024年轉介率達81.3%,每年約2,000人受惠。

醫進家門、照亮偏鄉 北港媽祖醫院登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團隊於2025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展館合影。(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在社區照護方面,媽祖醫院依長照ABC架構設立13處樂活小站與據點,累計服務23萬人次。2024年更成立元長日間照護中心,透過日照結合失智照護、農村生活節奏與社區互動,深獲長者及家屬肯定。另推動「長者數位學習計畫」,協助90%長者熟練APP操作,促進健康自主與社交參與。社區副主任周佳霓表示,在日照中心不只是照顧長者的身體,更關心他們心靈。透過手作課程、懷舊活動、健康促進與社區互動,讓長者每天都有期待、有笑容。這裡不只是照護空間,更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醫進家門、照亮偏鄉 北港媽祖醫院登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參加2025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展館。(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居家醫療上,媽祖醫院攜手縣府及院所組成「在宅急症照護團隊」,克服交通與資源限制,將醫療送進家中,並推動中西醫整合居家照護,讓長者獲得全人關懷。院方自營10條交通接駁路線,每年服務6.6萬人次,並設立交通Call Center,讓病患「回家的路不再遙遠」。護理部廖惠娟主任表示,在宅醫療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我們不只是把醫療帶進家中,更是把關懷與尊重帶進病人生活。透過跨團隊合作在病人最需要的時刻提供即時、安全的醫療服務,讓他們在熟悉的環境獲得最適切的照顧。

醫進家門、照亮偏鄉 北港媽祖醫院登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參加2025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與民眾互動。(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此外,北港媽祖醫院積極推動健康促進與疾病篩檢,每年逾8,000人次受惠。自2021年起推動攝護腺癌篩檢,有效降低晚期確診率,展現醫療平權成效。憑藉在地整合與創新,媽祖醫院榮獲「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與「亞太永續行動獎」雙金獎肯定。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吳錫金院長表示,偏鄉居民不該因地理限制而失去健康權利。我們的使命,是讓醫療走進社區、走入家庭,讓照護無所不在。媽祖醫院不只是醫療機構,更是社區的健康守護者。我們相信唯有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熟悉的土地上安心生活、自在老去,才是真正的健康平權。

醫進家門、照亮偏鄉 北港媽祖醫院登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參加2025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左5)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吳錫金院長、(右5)雲林縣社會處處長林文志、(左3)護理部廖惠娟主任、(右3)社區副主任周佳霓與團隊合影。(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醫進家門、照亮偏鄉 北港媽祖醫院登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參加2025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