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小事.盡在觀傳媒

分享四級聯賽「蘇超」狂飆啟示之四 「造梗十三太保」皆GDP百強城市

分享四級聯賽「蘇超」狂飆啟示之四 「造梗十三太保」皆GDP百強城市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抓住時事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讓您掌握全球視角:)

 

自2025年5月10日揭幕以來,「蘇超」迅速成為江蘇全省乃至全國關注的焦點。被網友稱為「蘇超」的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熱度節節攀升,尤其現場觀眾人數,開賽過一個月以後,單場開始出現破3萬人進場紀錄,近兩個月內,蘇超現場更是出現了三次入場破6萬人的紀錄,這是中國大陸業餘足球聯賽最高的現場觀眾紀錄,標誌著江蘇足球市場無與倫比的熱情與活力。

 

在網路上,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還成了「造梗大賽」,每一場比賽,都是足球與造梗齊飛。梗文化加上城市榮譽推動「蘇超」熱度不斷上漲;在經濟方面,「蘇超」爆紅後,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流量。相關概念股上漲,端午小長假歸來至5日,金陵體育、共創草坪已經連續三天漲停。

 

「十三太保」均躋身城市GDP100強

 

蘇超」為何爆紅?各種解讀很多,其中「十三太保」、「散裝江蘇」、「楚漢爭霸」等各種造梗加上城市榮譽的推動是一大原因,背後是江蘇省各市良性競爭形成的強勁的經濟實力、深厚的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等。

 

江蘇各個地方一直處於比較良性的競爭中,所謂「十三太保」,其實是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亮點和特色,所以也有適合足球這項運動發展的文化和土壤。足球和地域的特色、人文、旅遊緊密結合,放大了城市文旅的經濟效益,讓各地的獨特文化出圈。

 

2024年,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全國城市GDP100強,且全部進入到前80。其中,「最牛地級市」蘇州位居全國第六,南京位居全國第十。2023年,常州高品質邁入GDP萬億之城,是繼蘇州、南京、無錫、南通之後,江蘇第五座GDP超萬億城市。江蘇也成為全國萬億城市最多的省份。13個設區市中,有11個城市GDP超過5000億元大關。

 

不僅如此,在縣級層面,江蘇的強縣也十分突出。在2024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中,江蘇在前十占6席,在前百占24席,昆山連續20年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首位。前五名中,江蘇佔據4席,分別是昆山、江陰、張家港和常熟,被譽為「蘇南四小龍」。

 

從人口分佈來看,江蘇13個設區市的市域人口全部超過300萬人。城區人口規模方面,江蘇有11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100萬人,進入到大城市行列,包括10個設區市和昆山這個縣級市,其中南京和蘇州為特大城市。另外三個設區市的城區人口規模也接近或超過了80萬人,處於中等城市行列。總體來看,城市發展較為均衡。

 

江蘇以平原為主,山區很少,耕地占比很高,非常適合人居,自然地理條件配置很好,人口密度比較大;與此同時,各個城市歷史文化非常深厚,又形成了地域文化的多樣化。

 

媒體評論指出,「蘇超」背後的「造梗大賽」表面上是全省各地球迷們之間的調侃,但實際上卻是江蘇13座城市之間的一種相互展示與行銷。在這種「有對比,也有傷害」的歡樂氛圍中,反而強化了江蘇這個經濟、文化、體育大省的共識,從側面也呈現出江蘇各城市的旺盛活力與競爭力。

 

「蘇超」紅火,其賽事效應進一步外溢到文旅、城市歷史文化的展現等方面,進而從更大程度上拉動經濟發展。

 

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增量。多地趁勢推出景點門票減免和美食大賞等活動。端午節後,江蘇省的文旅熱度持續走高,6月3日至6月8日,省內景區預訂同比2024年增長305%。

 

「蘇超」爆紅帶來哪些啟示?

 

在造梗與足球齊飛、熱度不斷飆升、帶動文旅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蘇超」的爆紅也帶來更多的思考。在專家看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體育、文藝娛樂的需求都在增長,其中,優質體育賽事的供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超過14億,雖然擁有中超、中甲、中乙等職業聯賽,但很多省份只有一兩個中超、中甲球隊,有的省份甚至沒有職業隊。同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職業足球賽事大多集中在一小部分城市,主要是直轄市、省會城市、計畫單列市以及少部分地級市、縣城。

 

過去各地都建了大型體育場館,但是體育場館需要一定的維護成本,如何更好地利用起來增加人們的打卡頻率?「蘇超」更好地把很多場館利用起來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蘇超」賽事的推進,比賽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包括南通、常州、蘇州等多地官宣更換場地至座位更多的奧體中心。

 

就足球本身而言,「蘇超」的爆紅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大陸足球長期以來的一大問題就是普及率不高,踢足球的人太少,甚至看足球比賽的群體比例也不夠高。如今,「蘇超」的爆紅可以提高足球的普及率和賽事在群眾中的普及度,這是提升大陸足球普及率一個很好的方向。

 

「蘇超」的舉辦,不僅豐富了人們的需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眾的體育參與度。更進一步的是,「蘇超」這樣的賽事可以跟職業足球銜接,可以給職業球員、青訓球員提供一個通道,整體上也有利於培育群眾基礎,促進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

 

很多職業隊尤其是中超、中甲的梯隊,如果梯隊的人不少,職業生涯後段球員需要尋找出路,這也提供了一個思路。這也對提高大陸足球的水準打開了一個管道。

 

大陸足壇希望「蘇超」聯賽能成為一個「上有通道,下有入口」的平臺。中超、中甲及中乙職業聯賽的崗位僅有1000多個,年輕球員踢不上來怎麼辦?現在有這樣一個省市地方聯賽的平臺可以展示自己,還有上升的空間,甚至能銜接職業足球的發展,是很關鍵的。青訓要提升,一定要通過高水準的賽事來鍛煉。

 

經濟基礎決定了文化體育的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如果將中國各省GDP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對比,會發現在中國大陸很多省份已「富可敵國」,都有潛力發展類似的賽事。現在大陸交通基礎設施便利、高鐵網路完善,不僅球隊來往方便,球迷到客場觀賽也很便捷。同時,省市各地方基本上都有大型體育場,透過舉辦賽事,可以把這些設施很好地利用起來。那麼,「蘇超」的成功經驗,開始被期待著能在更多省市地區推廣開來。

分享這篇內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