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石振賢/南投報導】一場「十五縣市站出來!捍衛地方補助」記者會10日下午在台北生技園區重量級發聲。包括南投縣長許淑華在內共15位縣市首長及代表為守護地方財政,一起發表了3項聯合聲明,力促中央就統籌分配款與一般性補助款應依照財劃法立法精神完整且合理分配,一般性補助款應回歸透明、公平、公開的公式設算分配,以及中央原已核定給地方政府的補助款應受保障,不得任意短編、刪減或拖延。
該聯合聲明如下,一、財劃法修法的目的在確保地方政府財政自主,統籌分配款與一般性補助款應依照財劃法立法精神完整且合理分配,且須保障各地方政府此二者財源較修法前皆只增不減。二、一般性補助款應回歸透明、公平、公開的公式設算分配,不宜淪為中央片面制定規則與審查標準的申請制。三、中央原已核定給各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及計畫型補助款應受保障,不得任意短編、刪減或拖延,呼籲中央儘速核實補足,以免嚴重影響地方施政推動。
南投縣長許淑華偕臺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臺中市長盧秀燕、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基隆市長謝國樑、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新竹縣長楊文科、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苗栗縣長鍾東錦、花蓮縣長徐榛蔚、彰化縣長王惠美、雲林縣長張麗善、嘉義市長黃敏惠、臺東縣長饒慶鈴連袂出席,異口同聲為守護地方財政向中央行政院喊話,極力爭取恢復一般性補助款原有機制。
南投縣政府強調,一般性補助改為申請制,恐增加行政負擔與施政風險。近日中央修正一般性補助款補助機制,已造成各地方政府紛擾,因此呼籲中央應將補助制度公式化,以確保分配公平,並降低財政規劃不確定性,應恢復一般性補助原機制,以守護地方財政。
過去中央直接核定一般性補助款金額,地方政府可依此規劃年度預算與施政。但改換新制下,中央部會一般性補助款所列補助金額僅係預估數,且多為原有計畫型補助改列一般性補助款之專項補助,導致實際金額需俟提報計畫完成審查後始得確定,且須額外編列配合款。
縣府表示,一般補助款新制大幅增加地方財政與行政負擔,並造成政策的不確定性。因為一般性補助款修改後的最高補助比率不超過90%,而舊制中央一般性補助比率100%。初步統計(統計至9/3),南投縣115年度獲配一般性補助款共計39億餘元(各部會專項補助匡列27億餘元+社會福利補助核定12億元),與114年度相比減少89億元,減幅高達69.5%。減少部分為正式編制人員薪資、警消超時加班費、國民年金、農保、老農津貼等基本財政支出,均改由統籌分配稅款支應。
縣府指出,原有的一般性補助制度設有嚴謹的設算公式,綜合考量各縣市的財政收支差短、人口規模、教育及社福需求、基本建設維運等客觀指標,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合理,兼顧城鄉平衡,現行制度卻缺乏明確計算標準,導致地方政府難以預測可用資源,影響施政計畫與政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