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林照東/外電報導】
北京本月(5日)適逢「中華慈善日」,北京舉辦了一場以兒童文化藝術為核心的「向善童行」慈善之夜,地點選在北京飯店金色大廳,現場群賢畢至,社會各界人士、慈善團體代表、藝術家與媒體齊聚一堂,透過音樂、舞蹈與公益互動,共同見證慈善文化在當代社會的溫暖力量。
慈善與藝術交織的夜晚
「向善童行」慈善之夜以兒童文化藝術為載體,結合公益與慈善,打造出一場兼具視覺與心靈饗宴的盛會。當晚安排多元藝術演出,從少年合唱到舞蹈劇場,將愛與奉獻的主題貫穿其中。活動不僅是藝術表演,更是慈善行動的展現,讓公益精神在舞台上真切流動。
愛心企業齊聚捐助
現場多家愛心企業與團體慷慨解囊,包括北京國裕文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希望在線線上學校、北京朝林實業有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黑龍江太菲瑞乳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合計捐款超過1,300萬元人民幣,資金將用於推動兒童教育、文化藝術培育與社會公益計畫。這些實際的行動,不僅展現企業社會責任,也帶動更多人投入慈善事業。
慈善文化「五進」推廣
主辦的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推廣「慈善文化五進」──走進機關、企業、鄉村、社區與家庭。理事長闞麗君女士在致詞中表示,唯有讓慈善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社會才能更加和諧與進步。「我們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喚醒社會更多的愛心,也讓孩子從小培養善念,將慈善視為一種責任與榮耀。」
她並強調,家庭是慈善教育的起點,透過父母與孩子一同參與慈善,不僅能增進親情,也能從小建立孩子的公益意識,培養新世代的社會責任感。
公益精神注入社會活力
本次慈善之夜不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次社會正能量的匯聚。活動中,藝術家以作品傳達善念,企業以資源回饋社會,觀眾則以掌聲與行動響應公益,形成一股「人人參與、共襄善舉」的良善氛圍。
與會的慈善組織代表指出,慈善事業的推進,需要各界的共同參與與持續支持,唯有透過文化活動與社會教育,才能讓更多人理解慈善的重要性。
向善精神的社會意義
據悉,近日由中國民政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知,也呼應了本次慈善日的主題,將持續推進慈善文化深入社會各層面,以「匯聚向善力量,共創美好生活」為核心,提升全民慈善意識,構建長久的社會支持網絡。
「向善童行」慈善之夜的圓滿舉辦,不僅提升了公眾對慈善的關注度,也再次展現藝術結合公益的強大能量。透過活動,愛與奉獻的理念已深深烙印在每位參與者心中,為慈善文化的推廣與公益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基督徒假聖名吸金實錄(上)以「同工」之名行詐騙之實?張偉德黃金跟單事件揭密!
【獨家】基督徒假聖名吸金實錄(下)黃金致富投資恐再釀命案!平台吸金詐術疑點待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