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張家燁/新竹報導】
一位70歲女性長輩長年深受「咬牙切齒」困擾,牙齒會不自覺快速咬合顫抖,輾轉接受多方治療始終未見顯著改善,最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吳姵潁醫師,診斷為顳顎關節症候群,經過一個月中藥與針灸治療後,症狀頻率明顯減輕,生活品質獲得提升。
吳姵潁醫師指出,顳顎關節位於耳前,是連接下顎與顳骨的重要關節,負責說話、咬合與吞嚥,因壓力或習慣性動作易造成活動受限與疼痛,症狀包含咬牙、張口困難、咀嚼疼痛、咬合不正、甚至頭痛與眩暈。
中醫將顳顎關節疼痛歸於「痹症」,透過調理肝、脾、腎三臟腑以改善根本體質,臨床常用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湯、血府逐瘀湯等方劑疏肝理氣、活血通絡,並適度補腎健脾,針灸則選取下關、頰車、合谷、太衝等穴位,放鬆局部肌肉並疏通經絡,除接受治療外,醫師提醒可熱敷顳顎關節放鬆肌肉,避免托腮、單側咀嚼、咬硬物等壞習慣,並透過超慢跑、快走等運動舒緩壓力,才能有效降低顳顎關節負擔,長遠改善症狀。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蘆洲驚傳槍擊」鐵灰賓士遭攔連轟數槍 車身多處彈孔擋風玻璃碎裂駕駛逃出生天
【獨家】新北中和驚傳情暴案!恐怖情人失控爆擊致女方左眼水晶體脫落幾乎失明 中和警火速拘提到案建請聲押禁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