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江雁武/台中報導】
愛情的悸動,是青春期最純真的記憶,但若未能理解法律紅線,往往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臺中市一名國中女生小芸,幾個月前在網路遊戲中認識同齡男孩阿明,兩人從遊戲夥伴逐漸發展成情侶。今年暑假他們瞞著父母私下見面,在情感升溫與對親密關係的好奇下,最終發生了性行為。小芸父母發現女兒近期頻繁外出,追問下才得知真相,憤而決定提告;阿明父母則不甘孩子背負刑責,選擇反控小芸。原本的「小戀曲」,竟演變成雙方家庭對簿公堂,讓兩位未成年人都承受了沉重壓力。
臺中市警局統計顯示,今年1月至6月受理的性侵害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比例高達44%。進一步分析,雙方關係以「男女朋友」最多,占33.5%,其次是「網友」19.9%,「同住家人」14.5%。數據清楚顯示,青少年在愛情與法律之間的模糊認知,往往成為潛藏的社會問題。
為協助青少年理解「即使合意也可能觸法」的觀念,中警婦幼警察隊特別推出《心跳學園—防治性侵害宣導》動畫。影片以戀愛模擬遊戲為主題,描述轉學生山田悠真與班上同學詩織的校園戀情。隨著感情逐漸升溫,兩人面臨是否進一步的抉擇,遊戲中的引導角色莉莉亞即時現身,提醒「即使雙方同意,但只要一方未滿16歲,仍可能觸犯刑法第227條—對未成年人為性交或猥褻罪」。
婦幼警察隊隊長紀翰學指出,性侵害的本質不是「性」而是「暴力」。凡是透過強暴、脅迫、恐嚇、藥物控制、催眠術等違反意願的方式發生性行為,都屬於性侵害。而即便兩情相悅,只要一方未滿16歲,法律仍視為性侵害,這是社會大眾與青少年常忽略的重要關鍵。
紀隊長強調,本次以動畫形式進行宣導,是希望用青少年熟悉的語言與媒介,讓他們能在輕鬆情境中理解法律責任,進而提高警覺。他表示:「我們不是要阻止青少年的情感發展,而是希望他們能在探索愛情的過程中,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也避免因一時衝動而誤觸法網。」
婦幼警察隊後續將透過各大多媒體平台、校園講座及社區宣導廣泛推廣,讓青少年、家長與教師共同理解「未成年合意性行為」的法律風險,並藉由正確知識減少案件發生。紀隊長呼籲,父母應建立與孩子開放的溝通機制,陪伴他們面對愛情的好奇與衝動,給予正確的法律與健康觀念。
臺中市警局提醒,防治性侵害不僅是警方的責任,更需要教育、家庭與社會共同努力。唯有三方合作,才能真正守護青少年的安全與未來,避免「兩小無猜」的愛情,成為遺憾的社會案件。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新北中和驚傳情暴案!恐怖情人失控爆擊致女方左眼水晶體脫落幾乎失明 中和警火速拘提到案建請聲押禁見
【獨家內幕】薪水小偷?!黃文政、吳國寶兩議員涉詐領「出席費」判刑未停職 市民怒:納稅錢變貪汙獎金?